基因工程载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因工程载体 1. 载体 (Vectors) 3. 基因工程对载体的要求 4. 载体 的种类 第一节 质粒载体 大肠杆菌的质粒 2 质粒的空间构型: ② 开环DNA( open circular, ocDNA) 3 质粒空间构型与电泳速率 1 质粒的可转移性 (1) 接合型质粒: (2) 非接合型质粒: ? Col质粒: 四、质粒载体的构建 (2)筛选标志不理想 ColE1 2. 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4. 质粒的选择标记及原理 ② 遗传标记 (2)抗菌素选择原理 (2)低拷贝数的质粒载体 (3)复制失控的质粒载体 (4) 插入失活型质粒载体 (5)正选择的质粒载体 (6) 表达型质粒载体 ① 表达载体的结构 五、经典的大肠杆菌质粒载体 (4)克隆位点 2. ColE1 (4)克隆位点 (5)ColE1的选择缺陷 3. pBR322: (5)pBR322的优点 ③ 高拷贝数 (6)pBR322的缺点 (7)pBR322的改进 ② 改造EcoR I 位点 4. pUC系列 (1)元件来源 pUC18/19 (4)选择标记 ② ?-半乳糖苷酶X-gal显色反应: ③ lacZ的?肽互补 2)受体菌lacZ突变(lacZ?M15) 3)载体lacZ’与?互补 4)?互补的插入失活 ④ IPTG的诱导作用 IPTG诱导的结果: (5)pUC系列载体的优点 六、其它质粒载体 (1)pGEM-3Z的特点: 3. 穿梭质粒载体 (2)常用的穿梭质粒载体 (3)穿梭载体的优点 七、质粒载体的不稳定性 2. 质粒分配方式 (2)随机分配 3. 分离的不稳定性 4. 结构的不稳定性 5. 影响质粒载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质粒载体的拷贝数 (3)寄主菌的重组体系 T4 Bacteriophage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2. 溶源周期: 三、单链噬菌体载体 1. 单链DNA噬菌体的特点 2. M13 噬菌体 3. M13载体的构建: (2)加入酶切位点 4. M13系列载体的优点 5. M13载体的缺点 6. 噬菌粒载体(phagemid vectors) (1)噬菌粒载体的特点 (2)pUC118/pUC119 pUC118/119 (3)PCR产物克隆载体 T 载体 pCR2.1 pCR2.1的MCS Promega 公司的T载体系列 T vector的克隆过程——简便! 四、双链噬菌体载体—?载体 2. ?噬菌体的基因组特点 3. ?噬菌体载体的构建 2. 染色体复制和遗传的三个基本组件: 3. YAC的组成结构 (2)端粒(TEL) (4)克隆位点 (5)在酵母中的标记基因 4. YAC克隆外源DNA 5. YAC转化过程 感染细菌后,将自己的DNA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DNA中,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这一过程称为溶源化(lysogenization)。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噬菌体DNA称为原噬菌体,随细菌的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原噬菌体(prophage): M13、f1、fd 噬菌体 单链环状DNA的丝状大肠杆菌噬菌体: M13 噬菌体 (2)复制型(RF)是双链环状DNA。 (3)RF DNA和ssDNA都能转染感受态 大肠杆菌。并产生噬菌斑。 (5)可产生大量的含有外源DNA插入片 断的单链分子,便于作探针或测序。 (1)+DNA。(ssDNA) (4)不存在包装限制。 RF dsDNA在寄主细胞内以高拷贝形式存在。 成熟的噬菌体里只包装有 + DNA,也容易提取。 M13噬菌体只感染雄性大肠杆菌。 但M13 DNA可以转染雌性大肠杆菌。 6407 bp。 (2)DNA长度 (3)DNA提纯 (1)寄主 M13基因组中只有基因II与基因IV之间存在一段507bp的基因间隔区。 (1)克隆区域的选定 ① 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 IG区) IG区内只有一个 BsuI 切点。 其余9个BsuI限制性位点分布在其它部位。 ② 酶切位点 在IG区内插入一个大肠杆菌的LacZ’(?-肽序列)。 利用?-肽序列中的三个单一酶切位点(Bgl II、Ava II 和 Pvu I)。 ① 在IG区内加入单一内切酶位点 第一个M13载体:M13mp1: M13 RF BsuI不完全消化 各种长度的线性片断 (其中应有只在IG上切开的线性全长M13) E.coli lac基因的HindII片断(lacI、lacP、lacO、lacZ’) 连接 M13mp1 JM101宿主 只有在IG区插入lacZ’才能存活并在Xgal上出现互补的蓝噬菌斑 在M13mp1的LacZ’的5‘端加上一段人工合成的多克隆位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