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藕粉》团标(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西湖藕粉》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基本情况
(一)背景和意义
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种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口味清醇,风味独特,富
含营养,《纲目拾遗》中记载其可“安神开胃”“消食止泻”“轻身延年”,
深受消费者喜爱。藕粉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杭州余杭三家村一带,距今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到清代,成为“贡粉”供皇家食用。清代编篡的《杭州府志》
中对藕粉记载为“西湖所出为良,今出塘栖及艮山门外”,这里所指的“塘
栖及艮山门外”,就是现在杭州余杭三家村一带。此后,西湖藕粉名声大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杭州卷》《杭州旅游指南》等书籍均将“西湖藕
粉”列为杭州特产之一,与西湖龙井、杭州丝绸等齐名,西湖藕粉逐渐被浙江
地区藕粉生产企业作为通用名称使用,并将其作为招待宾客、馈赠亲友的名
特产,畅销全国,出口欧美、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兴渠道的不断涌入,电商平台、网
红经济、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快速发展,加之藕粉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
上,辅以营养健康的搭配理念,消费人群逐渐从中老年延伸至新渠道上的年
轻一代,产业迅速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藕粉工业产值已突破30亿元,全
国藕粉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云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其中,以浙江
地区的“西湖藕粉”最为出名。浙江藕粉市场占有率约占全国75%左右,全省
共有藕粉生产企业约50家,经营企业上千家,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2家,省
级老字号企业1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1项,是我国藕粉产业的支柱
与代表。
目前“西湖藕粉”泛指浙江藕粉,在行业内已经约定俗成。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文件[商评字(1998)第1884号]明确指出:“‘西湖
藕粉’原一般指杭州西湖附近所产藕粉,尤其是在西湖三家村藕粉成为清代朝
廷贡品后,名称大振,近年来逐渐被浙江地区生产藕粉企业广泛使用,西湖
藕粉泛指浙江藕粉,在行业内已经约定俗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
审委员会文件(商评字[2019]第0000007586号)再次明确指出:“‘西湖’
商标使用在藕粉商品上,为本商品的通用名称。”然而,市面上常有非浙江地
区生产的藕粉冠以“西湖藕粉”进行宣传和销售,且品质参差不齐,有的企业
为了降低成本,以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其他植物淀粉原料冒充藕粉进行
生产和销售,这些乱象都严重影响了西湖藕粉在国内外市场的口碑和品牌美
誉度,阻碍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439-2006《藕粉》,要求藕粉生产过程中使用
原料纯藕粉用量不少于50%、并在理化指标中设置“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
“淀粉含量”等要求,在防止原料掺假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
着国家标准化改革的落实,DB33/439-2006《藕粉》被废止,许多企业纷纷
采用GB196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316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作为产品的执行标准,虽然保障了食品安全,
但难以保障藕粉品质,掺杂掺假现象不断。GB/T25733-2010《藕粉》虽然对
藕粉质量要求进行一定规范,但已不完全适用当前,且不能充分体现出西湖
藕粉的地方和产品特色(目前,GB/T25733正在修订中,尚未发布实施,但
即便修订后发布实施,仍不能充分体现西湖藕粉的地方和产品特色)。
综上,极有必要制定适用于浙江西湖藕粉的团体标准,为浙江藕粉企业
的生产加工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以充分保护和传承西湖藕粉这一瑰宝,保
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高藕农积极性、保障藕农利益。
(二)任务来源及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国标委、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团
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西湖藕粉分会提出
申请并牵头组织制定《西湖藕粉》团体标准。
1、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西湖藕粉分会(以下简称“藕粉分会”)于2021
年10月28日召开行业交流会议,针对目前市场原料供应紧张、原料品质等问
题,明确了制定《西湖藕粉》团体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相关藕粉生产
企业成立了前期标准起草工作组。
2、2022年4月,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受理了《西湖藕粉》团体标准
项目制定申请。经4月8日在杭州组织专家召开立项论证通过,并于4月12
日至4月18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