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pptx

发布:2025-03-29约1.67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单元溶液;2022年版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①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②认识结晶现象。;1.糖水不够甜,你怎么办?;【提出问题】食盐能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知识小结】

(1)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第38页【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降低温度,过多的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知识小结】

实验9-5和实验9-6说明,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例1室温下,向装有等质量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该温度下,向烧杯A、B中加入等质量的水,B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此时A中固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知识点2、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2)海水晒盐过程中,使食盐晶体从海水中析出的方法叫___________。;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例2(2023江门一模)现有一瓶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B.恒温蒸发一定量水

C.加入硝酸钾固体D.加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例3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下列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B.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立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降温过程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模型构建)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均一、稳定 B.b表示溶剂

C.c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d方法可为增加溶质;2.下列事实能证实一杯甲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是 ()

A.降温到10℃时,有甲晶体析出

B.蒸发10g水后,有甲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时,再加入甲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甲物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3.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溶液的组成一定改变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4.(2024渭南一模改编)如图是对t℃时一定质量的某固体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若在丁的基础上蒸发10g水,则可再析出________g固体。

(2)乙中的溶液是该固体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该固体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填序号)。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