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精品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一个个红军战士舍生忘死的付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点击图片,欣赏歌曲
13 金色的鱼钩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 年10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红军长征(点击图片播放)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气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恶劣。
长征会师(油画)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弥漫:充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收敛:减弱或消失。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词语解释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宿营地:军队在行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本课指老班长的生命已经走到最后时刻。奄奄一息的老战士,依旧对战争的胜利充满了希望。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本课指草地无边际,没尽头。人少的时候置身广场真会有无边无际的空旷感。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读完课文题目“金色的鱼钩”,你有哪些疑问?(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整体感知
“金色的鱼钩”其实是什么样的?长满了红锈
自读课文,按照下面的小标题在文中找出对应的段落。硬咽草根鱼骨头 ( ) 耐心劝导小梁 ( ) 命令战士喝鱼汤 ( )奄奄一息让鱼汤 ( )千辛万苦找食物( ) 3-5 6-8 9-19 20-22 23-33 老班长接受任务 ( ) 1-2 保留鱼钩念班长 ( ) 34
认真读“老班长接受任务”片段(第1-2自然段),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互动课堂
老班长 我 另外两个小同志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时间和地点 人物:老班长接受任务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说明他饱经风霜。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老的外貌特征?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外貌描写
默读“千辛万苦找食物”(第3-5自然段),想一想:老班长是怎样找食物的?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担心我们的身体,愁得睡不着高度的责任感千辛万苦找食物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动作描写迫切为能增加战士们的营养而兴奋神态、动作:老班长尽职尽责神态描写
欣喜若狂 大喜过望 喜从天降乐不可支 喜不自胜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默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第6-8自然段),找出老班长吃东西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动作、神态描写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硬咽草根鱼骨头动作、神态:老班长舍己为人
自由读“耐心劝导小梁”(第9-19自然段),找一找老班长劝小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疼爱小战士,牢记党员职责动作、语言描写耐心劝导小梁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神态、语言描写 一心只想他人
自由读“命令战士喝鱼汤”(第20-22自然段),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神态 描写对比只有战友,没有自己命令战士喝鱼汤 他说:“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好处 可以表现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对刻画老班长的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