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 时分秒
单元计划
导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认识钟表。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学生对钟表有了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初步认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钟表面具体时刻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的“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同时,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2、解决问题。
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要能够运用第一小节所学习的关于钟表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涉及时、分、秒的简单换算,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钟表的初步认识,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识,会写出钟表上的具体时刻。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能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4)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会对时间进行简单、合理的安排。
(6)能应用所学的认识钟表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进行。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丰富、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导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
(2)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2、难点:
(1)能进行时、分、秒的简单换算。
(2)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关键: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2)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建构数学知识。
(3)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导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课时安排(共11课时)
认识钟表 (3课时)
解决问题 (2课时)
课题 认识钟表(一)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标要求 认识钟表,体会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导学
重 难 点 重点:学会看钟面,能正确的说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难点:建立时分的概念 导 法 引导 学 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导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课件(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2、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07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
板书:认识钟表。
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引出时间
回答教师问题:画面的钟面上 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授课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关于钟面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
3.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
思考: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60分。
5布置练习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例2。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生思考讨论,并汇报结果
观察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
指一指自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