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放眼世界,立足浙江,服务全国,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科学研究
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健康、
环保意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创
新能力。掌握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分析、
解决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加工等过程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和社会环境等问题的能力;胜
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设计与研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
5 年后成为科研院校或企业研发技术骨干。
二、毕业要求
(一)知识结构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计算机编程、CAD 制图、材料常用软件操作等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
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刻理解高分子及高分子材料制备原理;掌握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常用方法和工艺;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定听、说、写的能力;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中外文信息资料的基本方法;
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现状、趋势和专业应用前景,具备较强工程知识背景和一定的工程经济
与管理知识。
(二)素质结构
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中
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工程意识、价值效益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有良好的体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及以上等级。
(三)能力结构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不断学习高分子领域新知识、适应领域发展的能力;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高分子材料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
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针对复杂高分子材料技术或工程问题,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
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借助计算机和外语等手段,能够利用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归纳、表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问题思路或回应指令;
理解并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应用。
三、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核心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聚合物加工及设备、
聚合物成型模具及CAE、聚合物合成工艺及设备、高分子工程实验
五、双语、全英语教学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
六、计划学制
学制:4 年。
七、授予学位
学士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八、学分基本要求
学分要求:毕业学分要求:170 学分。第二课堂学分要求:6 学分。
九、辅修专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分要求:32.5 学分。
授予学位:辅修工学学士学位(申请辅修学位,需加修综合实践(论文)10 学分)。
十、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一) 通识课程 0 学分
1. 通识必修课程 0 学分
(1) 思政类 最低要求14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周学时 开设学期 考核方式 辅修课程
G237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0 一1 考查
G237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48 3.0 一2 考查
G237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3.0 二1 考试
G237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0 64 4.0 二2 考试
体系概论
G237005 形势与政策 2.0 32 2.0 三2 考查
(2) 外语类 最低要求8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周学时 开设学期 考核方式 辅修课程
G209031 大学英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