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郑精武-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PDF

发布:2018-06-04约6.5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姓 名:郑精武 工作部门:材料学院 性 别:男 技术职称:副教授 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 民 族:汉 籍 贯:浙江江山 联系方式: Email:zhengjw@zjut.edu.cn 电 话: 所属研究所: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磁/电功能材料,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材料电化学,主要开展二个大方向的研究工作: 一、磁性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包括:(1)复合磁功能材料制备。复合磁体随着电子仪器、仪表等产品尺寸微型化、形状复杂 化的发展要求,应用市场越来越大。开发成功了模压制备稀土钕铁硼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套技 术,以及铁氧体/尼龙和钕铁硼/聚苯硫酸系列产品的永磁注塑复合颗粒料的制造技术。(2)铁基间隙 类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研究。铁基间隙类稀土永磁材料 (Sm2Fe17NX,Sm2Fe17CX)具有三高一低 (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饱和磁极化强度Js 高、磁各向异性场HA 高、居里温度Tc 高)特点, 它克服了烧结钕铁硼居里温度Tc低和耐腐蚀性差的劣势,可在温度较高领域和恶劣环境中使用。因 此,被誉为最具产业化开发前景的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之一。 二、绿色环保型的表面处理技术。 成功开发出无氰碱性镀铜技术,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获得推广应用,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工艺使 用的剧毒氰化物,从源头上消除了氰化物带来的重大社会安全隐患问题,对电镀行业无氰化的清洁 化生产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尤其成功应用于铜包铝导电复合材料制备。与浙江省金 华市某公司合作开发国内最大生产规模的无氰无重金属离子排放的铜包铝导电复合材料的成套生产 技术和装备,提出“以HEDP-MDP 混合物为配位剂的无氰碱性镀铜技术、以HEDP 和酒石酸钾钠为 复合络合剂的电化学辅助浸锌-镍-铁三元合金技术、无阳极泥污染且铜离子自我调节平衡的酸性硫酸 铜镀铜技术和,简易高效的废水分流处理铜包铝电镀生产废水的工艺”等创新技术,铜包铝系列产品 生产规模达到5000 吨/年,从2012 年开始连续年产值达到1.5 多亿元。生产的铜重量比为15%-25% 的铜包铝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该项目对于铜包铝复合导电材料在信号传输领域的应用推广有具有重 要意义。 进一步研发无氰碱性镀铜技术在高活性多孔隙材料 (如锌压铸件或烧结钕铁硼等)的表面防护 的配套技术。 简 历: 1994.9-1998.6 浙江工业大学 腐蚀与防护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0.9-2003.6 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06.9-2013.6 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催化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03.9-至今 浙江工业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6.9-至今 兼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 2015.1-至今 兼任浙工大-青田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 研究 (情况)项目: [1]新型环保的锌合金压铸件无氰预镀铜技术开发,浙江省科技厅 (省公益项目),15 万元, 2015.3~2017.12 (负责人) [2] 一种以碳酸铵为氮源正压氮化钐铁合金制备Sm2Fe17Nx 磁粉的方法,专利实施许可,10 万元, 2016.11~2017.11 (负责人) [3]表面处理用新材料的开发研究,浙江林达新材料有限公司,10 万元,2015.1~2016.12 (负责人) [4]填料处理剂的小试开发研究,杭州杭化哈利玛化工有限公司,4 万元,2015.1~2016.12 (负责人) [5]硅烷处理剂的小试开发研究,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2 万元,2015.1~2015.12 (负责人) [6]高延伸高抗拉强度铝合金线研究,金华恒飞电工材料有限公司,40 万元,2012.4~2014.4 (负责人) [7]影响电磁炉漏磁的线盘组件结构与材料分析,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10 万元, 2014.1~2015.1 (负责人) [8]锌压铸件无氰镀铜技术应用开发,温州市国鸿工艺五金厂,28 万元,2010.1~2013.1 (负责人) [9]太阳能电池硅片切割线中试生产技术开发,江山市泰格化工有限公司,80 万元,2010.1~2012.1 (实际负责人,排名第二) [10]钕铁氮磁粉表面的纳米厚度金属层包覆改性及抗氧化研究(Y40640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 万元,2008.01-2009.12 (负责人); [11]铜包钢线材无氰及资源回收生产工艺和装备产业化开发(2008C01019-3),省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