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doc

发布:2017-08-23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小数的性质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四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佚名 单位:保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性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还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课内容既是本单元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将小数根据需要进行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小数的性质之前,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总结规律还是较难,在教学中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大胆发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资源,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媒体资源,创设有效情境,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难点:掌握“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 为什么能这样写呢? 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的性质》 板书:小数的性质 学生独立思考后,找学生回答(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请学生观察尺子,让学生说一说这三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原因。 ? ? ? ? ? 3.引导学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小数,它们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 (二)教学例2 1.出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学生在两个正方形上分别涂出表示0.3和0.30的部分。 2.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涂色后的原因。 3.把表示0.3和表示0.30的涂色部分重叠,你发现什么? 4.通过例1和例2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教师板书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 (三)课件出示例3,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900 1.引导学生明确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有0的小数化简。 2.组织学生讨论: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 引导学生明确: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的0不能去掉。 ? (四)课件出示例4 改写小数,将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 学生观察尺子,说出1分米、10厘米、或100毫米。 ? 小组讨论,明确原因。? 0.1米是1/10米,也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也就是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也就是100毫米 ?学生观察等式, 小组讨论等式的特点。 ? ? ? ? ? ? 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进行涂色。 学生出示自己涂的正方形并说明原因。 ? ? 学生得出:涂色部分的面积相等。0.3=0.30 ?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 ? ? ?? 学生看课件,明确要求。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小组中讨论。 明确其他的0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 ? ? ? ? ? ? ? ?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把整数化成小数时,必须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通过学生观察,学生主动探究0.1、 0.10、 0.100 三个数相等,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探究新知,以学生为主体。 ? ? ? ? ? 学生通过涂色,探究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 ? ? ? ? ? ? ? ? ? ?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汇报充分发挥以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