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发布:2018-11-16约3.4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小数乘小数 (五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下学期第一周星期三(第二节) 班 级:五(2)班 授 课 人:游 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瞧!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课件出示) 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2、 生提问题。 3、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笔算方法 = 1 \* GB3 ①、提出估算要求, 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把3.6看作4,把4.5看作5因此:3.6×4.8≈20 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在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未确定竖式计算结果做铺垫。) = 2 \* GB3 ②、提出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教师板书: 4.8 × 3.6 1、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提问: 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计算?可以转换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吗? 3、让学生说出算理,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演。 4、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过程。) = 3 \* GB3 ③、分析算理 我们一起在原式上做一做。(边说边板书). 思考:1. 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 2. 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 3.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4、小数点应该点到哪里呢?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728除以100,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4.8的积是两位小数。 ④(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算理的全过程。指名学生结合竖式,再次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竖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沙发的占地面积, ①、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聪聪家客厅的面积,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沙发,(出示课件)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师:求沙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了解因数的特点,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③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教师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是不要把小数点对齐,要把因数的末尾数对齐。) 教师板书竖式: 生:学生试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生完成板书: 师: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以后怎么办? 生:回答,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告诉学生在横式中写得数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④师:(出示课件)再次显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既检验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