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

发布:2025-03-23约5.7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联工业化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内容;苏联模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材料、表格、图片等方式,学生整理、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列宁的创新精神,体会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前进及艰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结苏联模式的启示。

教学重点: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来,中俄领导人借助“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频繁互访,在政治上互信、在经济等领域互联合作,秉承中俄历史互联互鉴底蕴,伴随着中俄双方举行的“国家年”“旅游年”等大型活动,将中俄双方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向新时代。

历史上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怎样的成就?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今天,两国人民如何把“新型大国关系推向新时代”?二、探究新知

(一)新经济政策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农民不再拥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衰退引发农民骚乱。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农业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续表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商业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工业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材料展示:

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自由贸易)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一分析,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和实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行点拨:

提示:特点: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材料三

eq\o(\s\up7(),\s\do5(1925年俄国粮食和工业产量统计表))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提示: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

eq\o(\s\up7(),\s\do5(\a\vs4\al(图1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一期工程)))eq\o(\s\up7(),\s\do5(\a\vs4\al(图2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教师提问: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根据图2回答: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工业总产值衡量)?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重点:重工业。成就: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结合工业化建设,简评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使苏联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和第50页图文材料,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建设的概况。

提示:(1)农业集体化建设原因: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建设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3)国家采取的措施:消灭富农运动、政府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等。

(4)农业集体化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四)苏联模式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了解1936年新宪法和苏联模式的形成。

提示:(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建立: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3)意义: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教师提问:苏联模式在经济、政治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经济上,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