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

发布:2018-05-25约1.3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 课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科目 历史 主备 备课时间 12、1 年级 九年级 辅备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掌握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苏联的建立。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学习要求:预习不交流 交流有目的 解决疑难题 反馈增能力) 一、自主预习: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时间:___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_____。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经济。 (4)作用:__________ 2、苏联的成立 (1)时间:__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成员:当时加入苏联的有____、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__个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 (1)实施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领导人:___ (3)时间:1928-1937年 (4)重点:发展____ (5)意义: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 2、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形成条件: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 (3)形成标志:_______。 (4)突出特点: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 (5)评价:积极方面:___ 消极方面:___ 二、交流展示 1、学生完成预习内容,交流问题。 2、教师点拨: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次转折 第一次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化为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次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三、拓展延伸: 1、区分国名:沙俄、苏俄、苏联和俄罗斯。 2、列举列宁的贡献。 3、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四、反馈达标: 1、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2.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戈尔巴乔夫 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4、材料: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中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