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融学(黄燕君)7货币供需.ppt

发布:2017-06-04约9.47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1/ M2——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M1/ M2的值趋于增大,表明代表现实购买力的货币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通性增强。一般表明人们的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增强,经济趋热;否则,则相反。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 Ms)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通胀因素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 Ms/P)是指剔除通胀因素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 三、商业银行创造(消灭)活期存款的机制 1. 理想的情况 ◆ 我们从以下三点假设下来讨论问题: (1)全社会的各家银行总是按法定准备金比率提留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为零。 (2)一家银行把准备金之外的存款贷放出去之后,借款人并不派其它用场,而是将取得的贷款全部存入另一家银行。 (3)银行的客户取得银行贷款后只作为活期存款存入银行,而不作为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存入银行。 例1,假定有一笔1000元现金存入银行,法定准备金比率为20%,其它按上述三点假设,则有下表: 银行名称 存款增加数 准备金 贷款增加数 A 1000.00 200.00 800.00 B 800.00 160.00 640.00 C 640.00 128.00 512.00 D 512.00 102.40 409.60 ……………. ………… ……….. …………. 银行体系总和 5000.00 1000.00 4000.00 例2,如果将法定准备金比率变为15%,其它条件不变则有: 银行名称 存款增加数 准备金 贷款增加数 A 1000.00 150.00 850.00 B 850.00 127.50 722.50 C 722.50 108.38 614.12 D 614.12 92.12 522.00 ……………. ………… ……….. …………. 银行体系总和 6666.67 1000.00 5666.67 ◆ 那么一笔初始存款究竟能创造多少派生存款呢?或者说存款的倍数是多少呢?我们来看前面两个例子。 例1,1000+800+640+512+…… =1000[1+(1-20%)+ (1-20%)2+ (1-20%)3+……] =1000[ 1/1-(1-20%)] =1000 × 1/20% =1000 × 5 = 5000 例2,1000+850+722.5+614.12+…… =1000[1+(1-15%)+ (1-15%)2+ (1-15%)3+……] =1000 × 1/15% = 1000 × 6.66667=6666.67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理想情况下活期存款总额的一般性公式: 公式中:ΔD 代表新增活期存款总额; rd 代表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R 代表初始存款; 1/ rd 代表活期存款乘数。 …………………(1) 2. 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 由于:R = ΔR d + ΔE = ΔD· rd + ΔD· e = ΔD ( rd + e ) 于是可以得到(2)式: ……………… (2) 公式中: ΔR d 代表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ΔE代表超额准备金; e 代表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系数 3. 银行贷款中有现金流出的情况 由于:R = ΔR d + ΔE + ΔC = ΔD· rd + ΔD· e + ΔD·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