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王金福)BB[02].ppt

发布:2017-06-09约2.13万字共1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编号: 用4个阿拉伯数字的编号表示,数字中用“·”隔开,前面冠以EC(为Enzyme Commission)。 EC(类.亚类.亚亚类.排号),如EC 1.1.1.1 Enzyme Handbook, Thomas E Barman编,Vol I, Vol II 1969年。 Enzyme Handbook,Thomas E. Barman编 Supplement I, 1974年。 系统编号:E.C(1.1.1.1) (醇 :NAD+氧化还原酶) (一)酶的分离纯化 1.选材 2.破碎细胞 3.抽提 4.去核酸、去多糖 5.纯化 6.保存 由于酶的特殊性,在提纯过程中要注意 : 1.全部操作在低温0~4℃。 2.在分离提纯过程中,不能剧烈搅拌。 3.在提纯溶剂中加一些保护剂,如少量EDTA、少量β-巯基乙醇。 4.在分离提纯过程中要不断测定酶活力和蛋白质浓度,从而求得比活力,还要计算总活力。 第七节 酶的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比活力= 酶活力 蛋白质浓度 总活力=单位体积的酶活力(U/ml)×分离溶液总体积(ml) (二)酶活力的测定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 也称酶活性) 酶活力的测定 1.测定酶活力时应注意几点 (1)应测反应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 or initial speed) (2)酶的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3)测酶活力时应使反应温度、pH、离子强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保持恒定。 (4)测定酶反应速度时,应使[S][E]。 产 物 浓 度 [P] (t) 2.酶活力和比活力表示方式 (1)酶活力(enzyme activity) 1 IU=1 μmol/min 每分钟内催化1 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2)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也称比活性) 比活力:指每mg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一般用U/mg蛋白质来表示,比活力说明酶的纯度。 比活力= 酶活力(U/ml)/蛋白质浓度(mg/ml) (3)转换数(kat): 1 Kat=1 mol/s Kat单位与IU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 IU=1/60 μKat 3.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1)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该法要求酶的底物和产物在紫外或可见光部分光吸收不同。 优点: 简便、迅速、准确。 一个样品可多次测定,有利于动力学研究。 可检测到10-9mol/L水平的变化。 (2)荧光法(fluorometry) 该法要求酶反应的底物或产物有荧光变化。 主要的优点: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10-12mol/L的样品。 酶蛋白分子中的Tyr、Trp、Phe残基以及一些辅酶、辅基,如NADH、NADPH、FMN、FAD等都能发出荧光。 (3)酶偶联分析法(enzyme coupling assay) 第一个酶的产物为第二个酶的底物,这两个酶系统在一起反应。 (4)电化学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 第八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 有的疾病的发病机制直接或间接与酶的异常或酶活受抑制有关。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白化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产生苯酮酸尿症;急性胰腺炎与胰蛋白酶原在胰腺中被激活有关。 激素代谢障碍或维生素缺乏可引起某些酶的异常。如VK缺乏 酶活性受到抑制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重金属盐中毒。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某些组织器官受到损伤造成细胞破坏或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某些酶 可大量释放入血。如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的淀粉酶活性升高;急性肝炎或心肌炎时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 细胞的转换率增高或细胞的增殖增快,其特异的标志酶可释放入血。如前列腺癌病人可有大量酸性磷酸酶释放入血 酶的合成或诱导增强。如胆管堵塞时胆汁的反流可诱导肝合成大量的碱性磷酸酶;巴比妥盐类或酒精可诱导肝中的谷氨酰转移酶生成增多。 三、 酶与疾病的治疗 许多药物可通过抑制生物体内的某些酶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氨甲喋呤等等。 1、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 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 2、已知某种酶K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A、0.04mol/L D、0.05 mol/L  B、0.8 mol/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