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型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是将贴近真实生活的任务融入 传统教学法的最佳模式中,从而更深入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知 识和消化知识的机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任务 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弊端等方 面探讨了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任务型课堂教学 设计的主要思想和步骤。同时,还就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提 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学生中心;小学英语教学;教 学设计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沟通的技能,学生 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息息相关,因为课堂教 学活动是事先计划、目标明确、组织良好、充满积极的互动。 在过去,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中,学生处于被动学 习的状况,教师的教学为单纯的知识服务,为教科书和考试 服务,过于注重语言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 力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现代的教学理论提到: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教 师的任务是引领。因此在现代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不应该 限于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跟随,更不能只限于词汇、语法 和句式的讲解。教师应该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英语 教学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鼓励和指引学生享受教学过程,从而快乐地学习,并提 高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把 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全国的英 语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要贯彻任务型教学 模式。”因此,任务型教学是顺应这一教育趋势最合适的教 学方式。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是“输入和互动假设理论”。语言 学家克拉什明确区分了在语言教学中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 这两个概念。学习目的明确,是通过教学来学习语言的过程。 而习得是潜意识的,是通过交流来完成语言学习的。他强调 只有通过运用一门语言进行交流,才能掌握这门语言,而不 是通过训练该语言技能和仅仅学习其中的语言点。他认为, 学生仅能通过自然的语言习得来掌握这门语言,需要足够的 多方位的语言输入,输入必须有趣,和交流有关联。
Long也同意克拉什的理论,但是他指出,语言的习得可 以通过对话的互动来进行,他更注重如何让学习者理解语言 的输入。朗文认为,习得不仅是“故意的互动”,学生需要 的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点,而是多方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因 此在语言学习课堂上,学生必须有意识地互动,也就是设计 任务来互动。
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他们认为语言输出不能确保学习者习得语言,语言的 习得最主要的步骤来自互动、意义协商和语言的输出。这些 任务学习者可以通过任务实施来实现,然后获得语言的习 得。
第一个将任务型教学法写入教学大纲并进行操作的 Prabhu,他曾经说过,当学习者的思想只关注任务时,可能 比他们只关注他们正在使用的语言学得更有效。
Willis给出了如何使用任务型学习法的原则,她要求学 习者“用几种交际目的”及“为了实现(任务的)目标而审 阅文本的意义”去完成任务,任务要求学生参与读、听或复 习等教学环节。
二、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学习理论是交际法在最近20年的发展趋势,它 使课堂
教学从语言应用向语言实践模式转变。下面是任务的不 同定义:
任务是一种活动或者行动,它通过练习和理解语言来执
行。
任务通常要求教师明确怎样才能算是成功地完成任务。
(Nunan
1988)
任务是自由地或者有一定程度限制地为自己或者为别 人做的事情,例如,给篱笆油漆,为小孩穿衣服、填表、买 鞋子等,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许多事情。
通过目标明确的任务,完成一项交流的任务,达到最终 的目的,创造出能为别人欣赏的最终成果。例如,列出事情 的原因、物体的特征,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清单, 或比较两幅图画或文段来找出不同之处,解决问题或设计出 一本小册子。(Jane
Willis 1998)
任务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资源,包括利用语 言的形式、功能和技能完成一些任务,任务的设计和学习者 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三、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弊端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内容的安排更为灵活,任务的安排 是渐进的。设计任务是教学大纲设计的开端,它需要对教学 内容的选择、学习经历和评价进行评估。任务型教学的教学 大纲最重要的要素是为教学材料的选择、优化和排序制定标 准。下面介绍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弊端。
特点
任务型教学强调通过互动来学会沟通,把真实的语言材 料带入学习场景中。它注重语言本身和语言学习过程,认为 学习者的个人经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也尽力把语言 的学习和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结合在一起。任务的设计目的 是学习者能运用语言来输出,来交流。(Willis 199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