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化学能与热能——《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________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________过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原因
实例
断裂1 mol H—H键(H—H―→2H)________436 kJ能量,形成1 mol H—H键(2H―→H—H)________436 kJ能量;
断裂4 mol C—H键(CH4―→C+4H)________1 660 kJ能量,形成1 mol C—H键(C+H―→C—H)________415 kJ能量。
结论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
结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大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个基本自然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物质发生转化时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换时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定义
吸热反应: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2)实验探究
铝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有_______产生;用温度计测量,水银柱_______ 离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________反应 Ba(OH)2·8H2O和氯化铵反应
实验现象 闻到________气味,烧杯壁________;
玻璃片和烧杯______,混合物呈________ 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现象 混合后溶液温度比原两种溶液的温度高 离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酸碱中和反应是________反应 3.中和热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答案】一、1.(1)断裂 形成
(2)吸收 释放
吸收 放出 吸收 放出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二、1.(1)总质量
(2)总能量
2.(1)吸收 放出
(2)气泡 上升 2Al+6H+===2Al3++3H2↑ 放热
刺激性 发凉 黏结在一起 糊状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吸热
H++OH?===H2O 放热
3.1 mol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既可以利用所有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具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又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某一个具体的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公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值=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出的数值如果为正值,意味着是吸热反应;计算出的数值如果是负值,意味着是放热反应。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可表示如下: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特别提醒】化学键的形成蕴涵着能量变化,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1)对同一种化学键而言,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时放出的能量相同。
(2)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也可比较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新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小。
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若E(反应物)E(生成物),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图示如下左图;若E(生成物)E(反应物),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图示如下右图。
2.根据化学键破坏或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判断: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