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能量代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第二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四节 基础代谢 本章要点 能量代谢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基础代谢率 第一节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一、能量的来源 二、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三、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伴随着物质代谢进行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全过程 一、能量的来源 糖:主要的能源物质 机体所需的总能量70%来自糖 脂肪:最主要的能量储存形式 机体所需的总能量30~40%来自脂肪 蛋白质:一般情况下,不靠蛋白质供能 二、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ATP贮存能量的主要部位是高能磷酸键 ATP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TP是三大营养物质与机体功能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者 三、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第二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直接测热法 二、间接测热法 一、直接测热法 原理: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散发的总热量 二、间接测热法 (一)原理 定比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呈一定比例关系。 (二)测定参数及数据 1. 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卡价(caloric value): 1克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生物热价:体内氧化释放的热量 物理热价:体外燃烧释放的热量 2. 氧热价 (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 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3.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营养物质时,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RQ =——————— =——————— 4. 非蛋白呼吸商 (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 糖和脂肪氧化时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是估算糖和脂肪氧化比例的依据。 与氧热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测定方法及应用 测定一定时间内耗O2量和CO2产生量,根据有关数据计算产热量的方法。 1.闭合式测定法 2.开放式测定法 (四)间接测热法的计算 1.理论测算法 2.简化测算法 3.临床简便测算法 4.静息能量消耗的测算 间接测热法理论测算法 尿氮量×6.25=蛋白质量 蛋白质耗O2量、CO2产生量 非蛋白耗O2量、CO2产生量 非蛋白呼吸商→表7-2氧热价→非蛋白 产热量+蛋白产热量=总产热量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体表面积 二、肌肉活动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四、精神活动 五、环境温度 六、其他因素 一、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m2) =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二、肌肉活动提高能量代谢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能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消耗 四、精神和情绪活动 通过引起肌紧张和激素释放来提高代谢率 五、环境温度 20~30℃时最稳定,温度升高或降低都提高代谢率 六、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睡眠、激素等 第四节 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一)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二)测定BMR的基本条件 (三) BMR的测定方法及其正常值 二、测定BMR的临床意义 (一)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 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 ??? 空腹、清醒、安静、平卧、20~25℃??? ???此时体内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循环、神经活动、腺体分泌等。 二、测定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 ±10%~15%↓ —— 正常 ±20%↑ —— 病态 BMR↑: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引起; ? BMR↓:甲状腺机能低下、病理性饥饿、阿狄森病、肾病综合症及垂体性肥胖症等引起 表7-1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几种数据 表7-2 非蛋白呼吸商与氧热价 表7-3 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 * * 授课教师:郭瑞鲜 副教授 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Email: guorx66@ Te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