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doc

发布:2016-04-18约8.1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台县国庆小学练习课教案 二〇一四年二月 二○一四年度春学期《经典诵读》第四册课时安排计划 周次 日期 单元 内容 课时 1 2.25---2.28 开学报到 3 3.10----3.14 《三字经》 1 5 3.24---3.28 《三字经》 1 7 4.7---4.11 《一封鸡毛信》 1 9 4.21---4.25 《邱少云》 1 11 5.5---5.9 《王二小》 1 13 5.19---5.23 《渔歌子》 1 15 6.2---6.6 《咏柳》 1 17 6.16---6.20 《华山》 1 内 容 三字经(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能熟读背诵“为学者,必有初……讲道德,说仁义” 2.简单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知道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 重 难 点 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法 讲解 指导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学具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 1.出示学习内容: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内 容 三字经(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能熟读背诵 “曰国风……记其事”。 2.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 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重 难 点 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法 朗读 指导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学具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导课 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内容。 2.全班齐背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内容: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内 容 一封鸡毛信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能用自身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重 难 点 1.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小组学习 教具 课件 课型 指导 学具 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识小英雄    1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4?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二细读小英雄    1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誉海娃是小英雄。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