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邬国军)24-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LAQUE ASSAY PLAQUE ASSAY PLAQUE ASSAY PLAQUE ASSAY 蚀(空)斑形成试验(plaque assay) Vero cells, which grew confluently on the bottom of the plastic plate (1.5 cm diameter), were infected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用途: ? 测定感染性病毒量 单位: PFU (plaque forming unit)/ml 由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增殖而形成的一 个空斑称为空斑形成单位。 ? 分纯病毒 蚀(空)斑形成试验(plaque assay) 50%组织细胞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TCID50) 概念:测定病毒感染细胞后引起50%细胞病变或 死亡的最小病毒量。 方法:将待测病毒液作10倍系列稀释,分别接种 于单层细胞,经培养后观察CPE等指标,以能使 50%细胞感染的病毒最高稀释度作为终点。用统 计方法计算出50%组织细胞感染量。 用途:判断病毒的感染性和毒力 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 1.名词解释: cytopathic effect(CPE) hemadsorption(Had) plaque assay TCID50 2.分离病毒标本和血清学诊断标本各有何求? 3.常用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4.病毒在组织细胞中增殖的指标是什么? 5.病毒性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思考题 30’ * * 人喉癌Hep-2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 第24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 讲授 戴 橄 内 容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自学)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治疗(自学)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 (Diagnosis of viral infection) ?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 按疾病种类与病程采取不同标本 ? 在发病早期与用药之前采取标本 ? 无菌操作,有菌标本用“双抗”(青、链霉 素)或“三抗”(青、链霉素+两性霉素B) 处理 ? 冷藏速送,病变组织用50%甘油保存 ? 血清学检测:IgM — 单份血清 IgG — 双份血清 二、检查方法 ?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 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查 ?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快速诊断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 病毒的分离培养 ? 病毒的鉴定 ? 病毒数量及感染性测定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 ? 动物接种 ? 鸡胚培养 ? 细胞培养 : ⑴ 动物接种(animal inoculation) 动物:鼠、兔、猴、黑猩猩等 优点:结果易观察,可建立动物模型 缺点:有饲养条件要求,费用高、动物 体内常带有潜伏病毒。 目前已很少应用。 ⑵ 鸡胚培养(embryonated egg culture) 受精卵 孵育9-14天 鸡胚 接种病毒 孵育2-7天 收获相应的材料进行鉴定 鸡胚接种部位: 尿囊腔接种 绒毛尿囊膜接种 卵黄囊接种 羊膜腔接种 (3) 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 根据细胞生长的方式分: ? 单层细胞培养(monolayer cell culture) ? 悬浮细胞培养(suspended cell culture) 根据细胞来源、染色体特征及传代次数分: ? 原代培养细胞 ? 二倍体细胞株 ? 传代细胞系或株 (3) 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 ①原代培养细胞(primary cultural cells) 动物组织 单层细胞 (原代细胞) 剪碎 组织块 蛋白酶 分散成单个细胞 培养基 传代培养 单层细胞 (次代细胞) 原代培养:将动物组织消化后在体外的初次培养。 ①原代培养细胞(primary cultural cells) 特点: ? 对多种病毒敏感 ? 生长能力有限,获取成本高 ? 可携带潜伏病毒 应用: ? 病毒分离与鉴定 ? 病毒学实验研究 ? 不能用于制备疫苗 epithelial cells 体外分裂50~100代仍保持二倍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 特点: ? 对多种病毒敏感 ? 不带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