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唯一或主要症状的一种新的不典型哮喘,无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
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儿童CTVA以胸闷、长叹气为常见临床表现,部分临
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儿科医师对CTVA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
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
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哮喘诊治指南或共识,结合国内儿童CTVA的诊治经
验及研究成果制定本共识,以期为广大儿科医师规范诊治CTVA提供帮助。
关键词
儿童;不典型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分别在
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患病率达13.9?]。近3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带来
了巨大的疾病负担。虽然我国当前儿科哮喘的诊治水平已取得较大提升,
但仍有约30??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上的儿童哮
喘未达到良好控制,尤其是不典型哮喘[1]。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的不典型哮喘类型,2013年由沈华浩教授团队首次报道[8],近10年来
CTVA已经逐步被认识,已写入儿童相关的《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六):支
气管激发试验》[9]及《青春期哮喘管理及向成人过渡管理的中国专家建
议》[10]2部指南及成人哮喘防治指南等5部指南或专家共识[11-15];
写入包括《内科学》《呼吸病学》等教科书[16-18]。最新儿科医师调查
或专家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华医学
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
相关专家,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
经验和研究,对儿童CTVA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转归等问题制定本共识,以期为广大儿
科临床医师规范诊治CTVA提供帮助。
1、定义
CTVA是一种不典型哮喘,以胸闷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病程4周,无喘息、
[8,10,20]。目前关于诊断儿童CTVA时胸闷症状持续时间尚不统一,儿科
典型哮喘的类型,具有类似的病理特征,因此参考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
胸闷病程4周。
2流行病学与发病现况
我国目前尚无儿童CTVA患病率调查研究,仅有一些构成比调查。国内学者
[30],提示儿童发病率可能低于成人。一项评估全国呼吸专科医师和基
层医师对不典型哮喘认知的研究发现,呼吸专科医师平均年诊断CTVA
CTVA并不少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发病机制
CTVA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典型哮喘类似,存在AHR和气
活检标本提示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临床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对于胸闷的产生机制,
Binks等[36]对哮喘患者发生胸闷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哮喘发作时呼
吸肌活动增加并不能导致胸闷,而是由于气道炎症或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
应,在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呼吸道痉挛缓解,胸闷症状随之消失,说明
胸闷是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引起;另外小气道阻塞、气流呼出受限时,高
残气量亦会影响骨骼肌出现肌张力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胸闷症状的发生
[38-39]。
喘息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是由于出现气道痉挛、气道炎症等导致
管腔口径、弹性变化及呼出气流速变化而产生哮鸣音。儿童CTVA用力肺
通气功能研究显示,CTVA患儿通气功能基本正常,提示其气道阻塞不明显;
CTVA的气道激发试验结果显示,AHR明显低于典型哮喘患者,与CVA相似
[40]。CTVA存在AHR而听诊无哮鸣音的原因可能与气道痉挛的程度未达
到喘息发生的条件有关。
儿童胸闷患者中诊断CTVA者尘螨和宠物过敏率及总IgE水平较诊断非
比例高于健康人群,且大部分患者存在多种吸入性变应原致敏。这些研究
提示变应原致敏可能是发展为CTVA的一个重要因素。
神经源性疼痛、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参与了胸闷的发生[42];CTVA患者气
道存在神经源性炎症,局部释放的P物质与神经肽等介质作用于支配气管
与支气管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可能引发胸闷或胸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43];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得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的儿茶酚胺量增
多,导致外周疼痛神经末梢敏感度增高,进而出现胸闷、胸痛[43]。
气道炎症、气道平滑肌痉挛、AHR、过敏因素、神经源性疼痛、精神心理
因素等可能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