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教学设计(精).doc

发布:2020-11-01约1.24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单元教学设计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环境监测 课程学时 项目名称 项目三 景观湖水质监测 项目学时 24学时 教学单元名称 任务3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单元学时 学习者 分析 通过现场实习及前面项目学习,学生已熟悉氧化还原滴定分析原理、终点确定方法及测试分析中的注意问题,但有待进一步学习巩固提高。 单元 教学 目标 1.知识性目标:理解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意义。知道高锰酸盐指数、COD、BOD的异同;熟悉高锰酸盐指数的采样及保存方法;理解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原理;能根据水样情况选择酸性法还是碱性法测定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掌握酸性法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2.能力性目标:能独立完成实验试剂、仪器的准备工作(如KMnO4溶液配制、校准、水浴锅的调试等);能按标准测定方法进行水样的加热与滴定操作,准确分析测水样;能正确处理数据和编写监测报告。 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安全、规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责任意识。 单元 教学 内容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有酸性法和碱性法。本次实验以水样测定选用酸性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传统讲授法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学、做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 1.小组课下活动:实验小组合作完成高锰酸盐指数指标购物计划、准备计划。 2.课下准备:有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小组准备实验实训所用仪器、试剂,并做好实训室整理(提前安排学生到指定的景观湖采样)。 3.实验实训课上: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良好实验习惯的标准,学生主动或抽查简单讲解实验过程及注意问题,师生点评;实验小组开始边学边做,老师巡查指导,及时规范学生操作,提醒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醒要求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实验结束时,每小组学生都要和老师共同分析测定结果的合理性,不合理的要分析原因,找出改进措施;实验实训结束时老师总结本次实验的得与失;安排学生值日,并由老师指导值日学生检查、记录每个小组实验台面的整理情况,给出成绩等级。 4.总结评价:学生课下完成实验实训报告和监测报告,小组互相审查批阅,签字给出评语等级,按时上交,老师批阅后下发,师生总结评价。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场所(用√标记) 1.普通教室()2. 多媒体教室()3.理实一体教室(√)4.实训室(√)5.其它 现场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材、视频资料、环境标准等;采样器、水样瓶、酸式滴定管、水浴锅及实训室常用仪器设备等 学习效果分析 学习效果: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其他指标监测训练,学生实验效果良好。 存在问题:移液、滴定管等基本操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熟练。 改进措施:专业教室配有移液管、滴定管等,安排学生课下时间对照评分标准(操作要点)强化练习。 作业 1.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实验报告;2.预习总铁的测定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