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课件 作者 籍丹宁 第五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3.3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5.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5.4.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要旨5.4.2 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5.4.3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5.4.4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 5.1 产业内贸易理论5.1.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5.1.2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5.1.3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5.2 技术差距论5.2.1 技术差距论的起源5.2.2 技术差距论的基本假设及其内容5.2.3 技术差距论的贸易模型5.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3.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5.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5.1.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2.产业内贸易指数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1)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2)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5.1.2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1.产品差异论2.规模经济论3.偏好相似论 2.规模经济论 (1)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5-1 偏好相似模型 5.1.3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5.2.2 技术差距论的基本假设及其内容 1.基本假设2.基本内容 1.基本假设 (1)最初的技术进步必须建立在存在于某国经济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内生变量(Systematic and Endogenous Variables)的基础之上。(2)技术成果的国际传递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顺利进行。 5.2.3 技术差距论的贸易模型 1.与模型相关的概念2.技术差距论的贸易模型 1.与模型相关的概念 (1)消费者需求时滞(Consumers’ Demand Lag)。(2)生产者反应时滞(Producers’Response Lag)。(3)掌握时滞(Mastery Lag)。(4)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 2.技术差距论的贸易模型 图5-2 技术差距论的贸易模型 5.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图5-3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5.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① 新生期(第Ⅰ阶段):创新国研制与开发新产品,投产后,产量较少,产品主要在本国市场销售,创新国处于垄断地位。在t1之前,没有国际贸易的发生。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增加,创新国开始增加产量,为下一阶段的出口作准备。② 成长期(第Ⅱ阶段):随着技术的完善和产品的改进,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产量迅速提高。由于这一阶段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产品,所以创新国在技术和能力都具有垄断优势,产品在t1~t2的出口量不断上升。这一阶段的出口主要面向与创新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其他发达国家。 ③ 成熟期(第Ⅲ阶段):新产品在创新国的生产已经标准化,而该产品的技术逐渐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模仿国开始在国内生产,供应本国市场,所以在t2~t3阶段,创新国的出口量在逐渐下降,而发展中国家此时还不具备生产能力,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④ 衰退期(第Ⅳ阶段):t3~t4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凭借在规模经济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成本不断下降,导致其出口市场逐步扩大,而创新国的出口进一步下降。到t4以后,创新国完全停止生产,成为净进口国。至此,创新国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但是,其他模仿国的产品正处于生命周期的第Ⅱ或第Ⅲ阶段。进入t5以后,发展中国家将取代其他发达国家的地位,成为产品的出口国。 表5-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各国的贸易流向 阶段 创新国 模仿国——其他发达国家 模仿国——发展中国家 Ⅰ 0~ 国内销售,无出口 无生产,无进口 无生产,无进口 Ⅱ ~ 生产增加,出口增加 无生产,进口增加 无生产,无进口 Ⅲ ~ 生产减少,出口减少 生产增加,进口减少 无生产,进口增加 Ⅳ ~ 出口减少 出口增加 进口增加 ~ 无生产,完全进口 生产减少,出口减少 生产增加,进口减少 以后 完全进口,进口减少 无生产,进口增加 生产增加,出口增加 5.3.3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1.汽车制造业2.机械制造业3.化工业4.可再生能源5.纳米技术6.环保技术 5.4.2 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相关与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图5-4 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5.4.3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1.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2.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3.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4.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 5.4.4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1.产业内贸易是同种商品的双向贸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