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2007.docx

发布:2017-11-30约1.3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2007-3-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下,探究学习二次函数相关的动点问题,并总结与动点问题相关的几个常考考点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总结出动点问题的主线和几个常见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提高运算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点相关的点、线、面表示难点:分析如何利用动点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图形变换、最值问题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个)例题讲解1.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与y轴的交点为B(0,3),其顶点为C,对称轴为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M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B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3)将△AOB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0<m<3)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将所得的三角形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用m的代数式表示S.设计意图:(1)复习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等腰、直角)、(含参)函数交点问题(2)引出二次函数问题的主线-----看准who在where动?表示which?点→线(段)→面(积)(3)对于题目长、分析难、不易的满分、又有计算量的问题是学生的难题,要带着一起做。2. 如图,抛物线y1=x2﹣1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抛物线y2,两条抛物线相交于点C.(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y2的解析式;(2)若点P是x轴上一动点,且满足∠CPA=∠OBA,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3)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y2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OC中OC边上的高h有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及h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1)复习二次函数的平移;(2)复习点到直线距离公式;(3)通过动点问题在本题中的应用,体会相似三角形的重要性;总结出动点问题与相似三角形常常解决:何时相似?(判定)角等;利用相似比or三角函数求线段长度;利用相似表示面积(平A型)(4)体会分析的重要性!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1,4),且与直线y=﹣x+1相交于A、B两点(如图),A点在y轴上,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3,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N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点N在AB上方),过N作NP⊥x轴,垂足为点P,交AB于点M,求MN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点N在何位置时,BM与NC相互垂直平分?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N点的坐标.设计意图:(1)巩固所学,快速应用;(2)动点问题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应用;(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2)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3)正方形的性质(4)还记得有平分用万能中点坐标公式吗?两垂直直线斜率的关系吗?课堂小结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1)审清题意,看准www(2)根据题意表示要求的点、线、面(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见问题要抓牢:平移问题;面积问题;特殊三角形相关;平行四边形相关;相似三角形相关;最短路径问题等作业布置1、复习课上例题;总结动点问题2、完成讲义中其他习题四、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