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信息中形似神不是问题的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税[2008]1号 财税[2009]49号 国税发[2009]81号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国税发[2009]81号: 企业拥有并使用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5、折旧方法(税法) 5、折旧方法(会计)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数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折旧额 =(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时间 或= (原值-预计净残值-已计提减值准备-已提折旧) /剩余折旧时间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国税函【2006】452号: “工作量法是……,与年限平均法同属直线折旧法。” 加速折旧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额=折旧率×折旧基数 =2/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原值-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 折旧额=折旧率×折旧基数 = 尚可使用年数/年数之和× (原值-残值) 例题 某企业2008年8月购入一台生产设备直接投入使用,替换原有旧设备。该资产原值210万元 预计净残值10万元,假设折旧年限5年,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的条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被替换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旧设备每月折旧额是1万元。 请计算2008年折旧额,并进行纳税分析 。 2008 2009 新设备折旧额: 第一年年折旧率=5/15×100%=33.33% 每月折旧率=33.33%/12=2.78% 2008年折旧额=(210-10)×2.78% ×4=22.24(万元) 闲置的旧设备折旧额: 2008年折旧额=1×12=12(万元) 合计=22.24+12=34.24 (万元) 税法要求:未使用的设备不能计提折旧,所以税前可以扣除的折旧是30.24万元。 会计账务处理 借: 制造费用 30.24(22.24+8) 管理费用 4 贷:累计折旧 34.24 所得税纳税申报: 附表九中纳税调增4万元 亏损?确认?弥补? 一、亏损的计算 会计亏损=收入+利得-费用-损失0 税法亏损: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二、弥补亏损的方式 会计:在转账过程中自动实现弥补 税法: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但是有期限 目标决定角度 目的确定标准 一、概念和范围的差异 ㈠ 会计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损失是指与非日常活动引起的资产耗费 ㈡税法规定 税法第8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成本是纳税人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 费用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可扣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一般列入管理费用在税前列支,如果未列入管理费用也可在销售税金中列支。 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㈡税法规定 二、扣除内容分类 一般肯定条款 特殊肯定条款(限制性扣除) 特殊否定条款(不得扣除项目) 不得扣除的项目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限制扣除的内容 工资薪金 保险费 职工福利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业务招待费 广告宣传费 借款费用 捐赠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1.职工薪酬的内容和范围 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