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3
典型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为指导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规范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
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企业各类突发环境事
件,制定本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主要内
容和具体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针对部分典型行业企业提出了情景设置及现场处置措施。
1.3 原则要求
(1)系统性原则。通过预案的编制,使企业全面掌握自身的环
境风险信息、环境风险受体信息、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梳理企业内部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
流程和要求、明确责任分工,使企业全面做好应急准备,体现预案
编制工作的系统性。
— 64 —
(2)针对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风险
物质、环境风险单元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制定切实有效
的应急处置措施,体现应急预案的针对性。
(3)协调性原则。环境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过程注重与企业其他预案、与政府有关部门应急预案进行有机
衔接,体现预案间的协调性。
(4)实操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针对企业各种突发环境事
件情景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事前规定流程、步骤、措施、职
责、所需应急资源等内容并制成应急处置卡,对应急预案实施卡片
式管理。要求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
题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改,体现应急预案的实操性。
1.4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1〕35
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 〔2013〕101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 〔2014〕119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 65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环发 〔2015〕4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环办 〔2014〕34
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 (试行)》(环境
保护部公告2016年74号);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 〔2010〕10号);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公告2007年第48号);
《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 〔2015〕48号)。
2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按照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
案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执行。
3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预案总则、应急组织体系、应
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措施、预案管理和预案附则及附件等
内容。
4 预案总则
4.1 编制目的
明确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通常编制目的是为了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做好应
急准备,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
生后,企业能及时、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防止污染周
— 66 —
边环境,将事件造成的损失与社会危害降到最低,保障公众生命健
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并实现企业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
门现场处置工作的顺利过渡和有效衔接。
4.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
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
和管理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