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材料要求(文档5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背回填材料要求(文档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台背回填材料要求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
2014年台背回填技术要求
1、台背回填前准备工作:台背回填前需提前准备好灌砂筒和小夯机。填筑前用白色油漆每隔15cm自上而下水平标出层厚和层数,以便控制分层厚度。
2、台背回填基坑开挖:必须开挖到基础底,宽度不小于2m,并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0%。报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一道工序。
3、台背回填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填筑宽度每边应宽出设计宽度30cm(特别是锥坡位置)以保证边缘的压实。 台背回填从设计取土场取土,严禁私自取土。
4. 台背回填碾压:碾压平整且洒水均匀,压实度不小于97,靠近涵身处采用了小型夯机进行夯实处理。
5. 台背回填标高控制:台背顶层必须按设计标高进行控制,保证顶面高程和平
整度。
台背回填预留台阶 三线一卡
以上几点施工要求,请各路基施工队和技术人员认真落实,保证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每一道工序报检合格后填写《台背回填质量管理卡》台背回填质量管理卡经技术员和监理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台背回填质量管理卡作为验工计价的依据,此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表:台背回填管理卡
第二篇
关于箱涵台背回填的方案
箱涵主体施工已完成,准备进行台背回填工作,施工步骤如下: 一、涵洞回填前概况(见附图)。
1、箱涵长71.49米,高2.66米(10cm混凝土垫层)。基坑底部宽0.8米,涵洞顶部宽1.8米,两侧施工平台略高于涵洞顶部。
箱涵回填前示意图
2、台背回填示意图如下:箱涵分二个台阶回填,第一个台阶宽1.5米,高1.5米,第二个台阶宽1米,高1.16米。如下图所示:
K48+514台背回填示意图
二、具体施工工艺
1、回填材料选用已经试验合格并批准使用的中粗砂。(试验报告见附件)。
2、首先进行基槽清理,排干积水,清除淤泥,清除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和不适宜材料,挖除坡面上松散的路基土。在涵洞两端,用袋装砂包堵筑以形成台背回填基槽。
3、下一台阶回填完毕后,再进行上一台阶的开挖,以保证回填结合处路基土的密实度。
4、回填施工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00mm,台背回填前应按规定在台背上划上松铺厚度的标志或在台背两端挂线施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不超过200mm。
5、在饱水情况下,采用插振法(如插入式振动棒)及平振法(如平板振动器)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做到表面平整美观,内在密实可靠。 6、台背回填的压实度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每层均要求达到96%。自检合格并经监理报检合格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7、台背回填完毕后,必须在涵洞顶填土厚度超过0.5米后,才允许机械通过。
三、质量保证体系
1、对于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直接责任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检测、信息反馈和进行质量问题的处理。
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分别见图1-1:质保体系运行机制图;图1-2:质量保证管理组织机构图。
业务指导线
2、质量保证技术控制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工序及质量制控制定了初步的控制措施,详见以下表:
第三篇
挡土墙、台背回填
挡土墙施工方案
1、基础及墙身片石混凝土施工:
(1)填充片石的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
(2)片石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并不得低于混凝土级别。片石在使用前应清扫、冲洗干净。
(3)片石应均匀放置于刚浇筑的混凝土上,其净距不小于lOOmm,片石表面离开墙身及基础的表面距离不得小于150mm,片石不得接触钢筋或预埋件。
(4)墙身按基础地质变化或按4~6m设置沉降缝,分段浇筑。段与段间设沉降缝,缝宽1-2cm,用沥青麻絮填塞。
(6)、支侧模及端模,模板采用钢模板,其强度及刚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模板应事先清理干净并刷上机油作为脱模剂。
(7)、当所有这些工作做完后,按图纸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8)、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根据试验室的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和混凝土,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进行浇注,混凝土一经浇筑,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捣实,混凝土的捣实,均采用50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9)、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10)、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lOOmm。
(11)、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