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物代谢动力学 (2).ppt

发布:2025-03-02约7.01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eliminationkinetics,恒比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特点:t1/2是一个恒定值,不随血药浓度变化,说明机体消除能力有余,大多数药物按恒比消除。dCdt=-keCCt=C0e-ketlnCt=lnC0-ketlgCt=lgC0–ket/2.303t=lgC0/Ct×2.303/ke当Ct=1/2C0时t1/2=lg2×2.303/ke=0.693/ke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混合消除动力学(米-曼氏速率过程)dcdt=Vmax·CKm+C当Km》C时,即体内药物消除能力远大于药物量时,C可以忽略不计,此时,Vmax/Km=Ke而成为一级动力学。当C》Km,即体内药量超过了机体的消除能力,则Km可以忽略不计,此时dc/dt=-Vmax表明机体在以最大能力消除药物,即为零级动力学。第3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时量关系:指血浆药浓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起效吸收分布过程代谢排泄过程药-时曲线§5体内药物的时-量关系第3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药动学常用参数及意义血浆半衰期t1/2(halflife)意义确定给药次数;估计停药后药物消除的时间;预计连续用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药物分类的依据。AUC(areaundercurve)即药浓-时间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其大小代表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总量。第3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指能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与药物作用的强度和速度有关;是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生物利用度(F)=AD×100%×绝对生物利用度=AUC血管外给药AUC静脉给药100%×相对生物利用度=AUC受试药物AUC标准药物100%第3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滤过(filtration):药物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通过膜的水性信道到达另一侧。被动转运。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非极性药物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膜。属被动转运,其扩散速度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和药物脂溶性成正比。但药物必须先溶解于体液才能抵达细胞膜,水溶性太低同样不利于通过细胞膜,故药物仍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迅速通过细胞膜。第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跨膜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简单扩散脂质扩散滤过水溶性扩散被动转运细胞外细胞膜细胞内载体转运第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绝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体液内有不同程度解离,非解离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该现象称离子障。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除受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pH影响外,药物分子跨膜转运速度还符合Fick定律:血流量的改变可影响细胞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通透量(单位时间内分子数)=(C1-C2)×膜面积×通透系数膜厚度第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碱性药物+BH+H+B[H+][B]————[BH+]=Ka=———lg--lg[H+][B][BH+]-lgKa[BH+]lgpKa-pH=———[B]———10pKa-pH=[BH+][B]酸性药物HAH++A-[H+][A-]—————HA=Ka———[A-]-lg[H+]-lgHA=-lgKa-lg[H+]=pH-lgKa=pKa10pH-pKa=[A-]————[HA]———[A-]lg[HA]pH-pKa=lg第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K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弱酸(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的溶液的pH值。各药有固定pKa,当pKa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变化。酸(碱)性很弱的药物,在体液pH值变化范围内大多数是非解离型,酸(碱)性很强的药物大多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