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和价值 学习资料.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和价值
第01讲 房地产价格含义、形成条件、供求、价格
考试目的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价格的含义、形成条件、特征,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供求的关系,房地产价格、价值的种类以及每种价格、价值的含义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情分析 本章考题在6~8题,考分分布为10~16分,考题多,开始涉及计算题了。
单选
多选
判断
计算
2007
题数
3
2
3
8
分值
3
4
3
10
考点
建筑面积、投资价值、期房价格
重新购建价格、法定优先受偿权
抵押价值、拆迁估价、抵押估价
2008
题数
4
2
2
8
分值
4
4
2
10
考点
期房价格、抵押价值、实际价值、估价价值
成本租金、价值类型
房地产在用价值、作价入股价值
2009
题数
2
1
1
4
分值
4
1
8
13
考点
法定优先受偿款的构成项目、非市场价值
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区别
再抵押价值
2010
题数
3
2
1
6
分值
3
4
1
8
[ 讲义编号NODE95078200030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
2011
题数
2
2
1
1
6
分值
2
4
1
8
15
考点
保险价值、期房价格
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较;带租约的房地产价格
楼面地价
租赁权价值
2012
题数
3
2
1
6
分值
3
4
1
8
考点
价值类型、单价、期房价值
房地产供给、租赁价值
在用价值
2013
题数
分值
考点
[ 讲义编号NODE95078200030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
[ 讲义编号NODE95078200030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
[ 讲义编号NODE95078200030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
特别提示:《估价理论与方法》的计算量很大,需要非常熟练的使用函数计算器 考试要求 1.了解房地产价格的含义; 2.熟悉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 3.了解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共同之处; 4.熟悉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不同之处; 5.熟悉房地产需求; 6.熟悉房地产供给; 7.熟悉房地产均衡价格; 8.熟悉房地产供求状况的分类; 9.熟悉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0.掌握成交价格、市场价格、理论价格和评估价值; 11.掌握市场价值、投资价值、谨慎价值、快速变现价值、在用价值和残余价值; 12.掌握抵押价值; 13.了解买卖价格、租赁价格、保险价值、计税价值和征收价值; 14.了解房地产所有权价格、土地使用权价格和其他房地产权利价格; 15.掌握完全产权价值、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人权益价值和承租人权益价值; 16.熟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17.了解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18.熟悉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房屋重置价格; 19.熟悉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和房地价格; 20.掌握总价格、单位价格和楼面地价; 21.掌握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22.熟悉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及现房价格、期房价格; 23.了解起价、标价、成交价和均价; 24.熟悉评估价、保留价、起拍价、应价和成交价。
[ 讲义编号NODE950782000301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
第一节 房地产价格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房地产估价本质上是评估地产的价值。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价格。理论上是价值决定价格,但实践中是通过价格来了解价值,如同人的心理活动支配其行为,而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则是通过观察其行为那样。因此,做好房地产估价,不仅要对房地产价值,而且要对房地产价格有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 1.房地产价格是和平地获得他人的房地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货币或实物、无形资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房地产价格通常用货币来表示,但也可以用实物等非货币形式来偿付,如以房地产作价入股换取技术、设备等。 2.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三条件):有用性,稀缺性,有效需求 (一)有用性 (二)稀缺性 (三)有效需求(意愿+购买能力) 注意区分:需要的概念 例如,对于一套总价50万元的住房,甲、乙、丙、丁四个家庭中,甲家庭需要,可是买不起;乙家庭买得起,但是不需要;丙家庭既需要,也买得起;丁既买不起,也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丙家庭对这套住房有需求。因此,需求与需要不完全等同,需要不等于需求,需要只是一种要求或欲望,有支付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