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doc

发布:2018-07-08约1.7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情,对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并整体感知了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并让学生齐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妙和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第二课时伊始先进行知识回顾,为顺利衔接课文做好了准备,便于更好地保持学文的完整性。] 二、品读课文 1、感受颜色的缤纷 A、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你找到哪些颜色词? B、师问:秋天的雨把这些颜色都给谁了?想不想看看这些多彩的颜色和美景呢?教师出示相应课件(播放秋景课件,显示图片时教师作适当配说。)G、过渡: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万物描绘得如此美丽。在你的眼中,它一定还会把这些颜料撒向更多的地方,展现出更动人的画面。那么,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送给谁?(课件出示填空题) 秋天的雨把——色给了——,————。 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 H、(点课件)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配乐美美地读读文段,升华情感。 [设计理念:“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阅读中的感悟、体验和收获,只有在品读中交流中碰撞中才能获得分享,才能得到提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看、充分地写等,使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2、体会气味的香甜 A、过渡: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B、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气味呢?C、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藏着什么香味?仿照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说说?(生:甜甜的;葡萄酸酸的) DE、让我们带着陶醉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读文段。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倡“努力创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这一环节的设计,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借助想象,感受秋天气味的繁多,体会丰收的喜悦,因而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实现了以想带读的效果。] 3、演绎过冬的情景 A、过渡: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很多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她还瞧!她现在正拿起金色的小喇叭在喊话呢!听听,她说些什么?把第四段的内容演出来,好吗?B、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老师是秋雨姐姐了,那谁是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柳树叶子? C、展示其他动植物准备过冬的资料。 [设计理念: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演中学。这一训练过程,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这就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使他们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学习最后一段 小结:同学们,学习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美丽欢乐……)配乐齐读课文。教师用板书作为一首小诗进行文章的升华。1、把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学课文的写法把看到的秋景写成一段话。 [设计理念: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用语文的意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背诵的形式,让学生积累在课文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能真正将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七、总结本课 希望秋天里点点滴滴的细节能滋润着同学们的回忆,快乐着同学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的脑海里能永远留有秋天最美丽的身影。 - 2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