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pdf

发布:2025-03-26约9.08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

上肢功能的影响,以期能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研究方法:在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医院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

24名符合实验条件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6人,分别为

对照组(CG)、核心稳定性训练组(CST)、任务导向性训练组(TOT)、CST+TOT

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其余三组分别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核

心稳定性训练、任务导向性训练,以及两种方式的联合训练,每次训练总时间均

为60min,每周5次,共干预12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

UEFTPeabodyPDMS-FMAshworthMAS

()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量表()、改良()

量表、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儿的上肢功能进行测量并统计分

析。

1

研究结果:、上肢功能:训练后四组患儿上肢功能评分相比训练前均有提

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CST组和TOT组上肢功能评分优于

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TOT组上肢功能评分优于CG组,

P0.01CST+TOTCS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后组上肢功能评分高于组、

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精细功能抓握部分:训练后四组患儿抓握部分评分相比训练前均有提高

P0.01TOTCST+TOT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后组、组抓握部分评分优

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CST+TOT组抓握部分评分优于

C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CST+TOT组抓握部分评分优于

TOTP0.05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细功能视觉运动部分:训练后四组患

儿视觉运动部分评分相比训练前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

后CST组和TOT组视觉运动部分评分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T+TOTCGP0.01

组视觉运动部分评分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上肢肌张力:训练后CST+TOT组相比训练前评定等级结果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CST+TOT组等级结果优于CG组,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后四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训练前均有提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CST+TOT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CG

I

CSTTOTP0.01

组、组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

1、核心稳定性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均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上肢

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在改善患儿上肢功能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但这两种方法在改善患儿上述功能的效果上并无差异。

2、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上肢功能、精

细运动功能,降低患儿肌张力和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这种训练方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