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_T 12-2021 六安鲜食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60.60CCSB31
3415
六安市地方标准DB3415/T12—2021
六安鲜食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rainsheltercultivationofLuantablegrape
2021-06-22发布2021-07-01实施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5/T1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六安茶谷暨淠河生态经济带领导组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六安市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六安市水果产业协会、六安茶谷暨淠河生态经济带领导组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六安市园艺学会、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晶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其宝、王成荣、孙云开、高宗喜、宋锐修、朱俊国、席春虎、王璐璐、郭建宝、王虎、程锋、晁胜勇、李清、杨军、柳士勇、赖红梅、王亚林、陆丽娟、周军永、孙俊、朱淑芳、马福利、刘茂、毕玉昌、位英、张平和、宣自根、费本龙、张新维。
DB3415/T12—2021
1
六安鲜食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葡萄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避雨设施、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六安市鲜食葡萄避雨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1-10)
NY469葡萄苗木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998水果套袋技术规程鲜食葡萄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5086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园地选择与规划
4.1园地选址
4.1.1产地环境和条件
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2000h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区应采用避雨栽培。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相关要求。
4.1.2选园原则
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势平缓、向阳背风、地下水位0.5m以下、远离污染源的地块建园。
4.2园地规划
4.2.1小区设置
DB3415/T12—2021
2
为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应根据园地的自然地形、土壤类型、自然沟渠、原有道路及需要新建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设计小区划定。小区划分的大小、形状要与地形、地势土壤类型和小区气候条件相适应,同一小区的地形、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应该相对一致,划分的面积可大些;反之,则可小些。同时要与道路系统布置相结合,也应兼顾考虑便于机械作业和防风林带的设置。小区划分多为长方形,长边方向为小区东西方向,应与主要风害方向垂直。山地园地的长边方向,应与坡向垂直。每个生产小区面积以1hm2~2hm2为宜。主干道宽5m~6m,区间道宽3.5m~4m,区内便道宽2.5m~3m。
4.2.2道路规划
园地道路由主路、支路和小路构成。首先应确定主路位置,一般居果园中心,是全园的运输要道,多为“十”字形大道,宽度6m~7m,与果园外公路相连,与各小区相连接;区与区之间应设置支路,宽度3m~4m;小区内设置小路便于生产,三种道路应互相连通。
4.2.3防护林设置
规模葡萄园需设置防护林,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主林带一般东西向,或者东南、西北向。主林带的带距500m~800m。副林带的设置一般和主林带垂直方向,带距为300m~400m。林带内行株距:乔木树5m×4m;灌木树2m×2m。
4.2.4排灌系统
为满足园地用水需要,最好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系统,并要按照园地水泵及过滤系统的流量分区设计独立灌区,将水源设置于园地的最高点及灌溉区域的中心位置,可节省水泵的长期运营成本和缩减输送管道,便于园地灌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