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学科—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教学设计+总结提升+反思(信息技术2.0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doc

发布:2021-10-17约6.4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题目 《氧气》复习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并能说出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2.能正确书写碳、铁、石蜡等物质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能说出这些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说出这些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文字表达式。 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懂得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1. 对实验现象全面观察、记录、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思维导图、运用知识、拓展知识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思路 一、按性质、用途和制取三块总结《氧气》的思维导图 二、教师总结拓展学生补充完善思维导图 (2)证明生成物的存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1、教师给框架,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的思维导图。 2、教师观察指导。 3、展示学生的成果。 三、练习 1.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碳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4.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Fe2O3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 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C.不使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受热不会分解 D.二氧化锰在对氯酸钾起催化作用以后,仍能用作其他的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7.在硫、铁、镁、磷、石蜡等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照明弹的原理         。           (2)烟幕弹的原理        。            (3)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而在氧气中经点燃可以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8.下图是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原因是 ;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原因是          ,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当集气瓶口处有  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向 排空气法 ,这是因为 。 (5)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