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本单元的教学要通过感受我们神圣的国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国土、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团结意识,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第2课,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和知识链接,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使学生懂得各民族共同为中华腾飞做出贡献,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的情感.本课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部分内容.
分两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创造中华文化;
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4.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2.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入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民族团结情感,但对我国民族状况及各民族的关系认识不多,因此,教学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已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
3.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中国民族分布状况的图片和视频;生搜集自己参加的活动资料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可还有比这还大的一个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他们是怎么分布的吗?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2.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可能知道有56个民族,但它们详细的情况就陌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中国各个民族的知识.
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问题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查找资料,所以说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方?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活动与探究二:阅读第55面的活动园和相关链接(1)生阅读教材第5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看看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善教材第55面的填空,老师指导
(5)师小结: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问题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活动与探究一: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第5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的文化交融事例是什么?
☆历史上还有有哪些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事例.
☆你看看上述材料有什么想法?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弃的格局.
活动与探究二: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5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哪些各民族人民维护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