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有机化合物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括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以甲烷和乙烯为例,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有机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材中已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究甲烷和乙烯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将有机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了解有机物的用途和环境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此前学习阶段已经接触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以及基本的化学性质有所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理论学习和独立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难以记忆和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三是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安全问题。此外,学生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仪器(气体发生器、集气瓶、酒精灯、试管等)、实验药品(甲烷、乙烯、溴水等)。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3.信息化资源:有机化合物结构模型、有机反应机理动画、相关实验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演示。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图片,如天然气、乙烯塑料等,提问学生:“这些有机物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你们对有机化学有什么了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数据、图片和实验现象。
-举例说明:以甲烷和乙烯为例,说明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甲烷作为燃料、乙烯用于生产塑料等。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甲烷的燃烧、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等。
-教师指导: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和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有机化学知识,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过程详细内容如下:
1.导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图片,提问学生:“这些有机物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你们对有机化学有什么了解?”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等。
2.新课呈现
-讲解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数据、图片和实验现象。
-以甲烷和乙烯为例,说明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甲烷作为燃料、乙烯用于生产塑料等。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甲烷的燃烧、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等。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甲烷和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5.作业布置
-学生完成课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