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1-18约4.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智能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GraduationDesign(Thesis)

课程代码

03P0050

学分

12

总学时

17周

课程性质

必修

执笔人

杨力

审定人

专业评价小组

制定时间

2025年1月

一、课程地位与目标

(一)课程地位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工智能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本科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通信工程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既是对本科各教学环节的延续,又是对之前各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突出特点。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LO,IntendedLearningOutcomes)如下所示:

1、ILO-1.能够设计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从系统的角度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能够理解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2、ILO-2.能够制定合理的研究试验方案,有效分析和解释试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对理论和仿真实验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理解理论指导实践的含义。

3、ILO-3.能够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4、ILO-4.具有科技论文写作、文档撰写、PPT制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外文资料检索、阅读的能力,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调研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国内外技术对比认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树立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

二、选题原则与范围

选题是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可多样化,指导教师结合在研课题和预研课题内容,选择难度适合、工作量恰当、相对独立的主题供学生选择,选题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

(1)选题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基础上有一定的深化和拓展,内容力求新,要能跟上学科的发展;

(2)作为理工科专业,选题应主要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可在理论、方法、技术、装置及具体应用等方面有所侧重,但原则上任何选题均应具备基本的工程训练内容;

(3)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课题和学生自己拟定题目,但要经过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审查同意,方可执行。

(4)鼓励结合社会需要,与校外单位共同进行符合上述基本要求且具有较好实用价值和意义的选题;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校内指导老师必须负责审题工作。

(5)课题难度和工作量应适中,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在题目难度和工作量上还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挥能力的空间。

(6)由多个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并在题目上有所区分,一人一题,以保证每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不允许多人做同一个题目。

2、选题范围

结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来选题。选题范围: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机器学习系统开发

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图像或视频处理系统开发

智能硬件开发

物联网系统开发

人工智能与金融、材料、生物、制药、医学等结合的课题

人工智能在计量、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开发

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研究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1-4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主要方法,能够用于解决智能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4能利用文献检索辅助人工智能相关复杂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4-3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4能够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人工智能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理解现有技术的局限性,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发展现状和趋势。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表1所示。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