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设计(论文)》物联网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1-18约5.4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4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英文名

GraduationDesign(Dissertation)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5

总学时数

16周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办公自动化竞赛

开课学院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物联网工程系

面向专业

物联网工程

开课学期

第8学期

先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科技论文写作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

参考书目

涉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

课程资源

/course(网易云课堂)

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必修课程,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去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巩固和深化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使学生具有计算机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科技兴国、科技强国、“中国创造”的目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总结文献和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使其能够对计算机学科、计算机类专业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描述,锻炼使学生对软件、数据的建模能力;使其具有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评价、反馈修改等能力;剖析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相关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评价和反思能力。

课程目标3

开阔计算机领域的视野,浓厚学习计算机类专业的兴趣,树立学习IT类专业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具备系统分析计算机相关问题与社会法律法规、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计算思维方式、国产化理念和版权意识。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物联网工程专业)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H】

6.2能够综合评价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和相应的复杂工程问题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课程目标2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M】

7.2能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开发、运行、更新换代等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实践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课程目标1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M】

11.2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中考虑成本、质量、效率、效益等目标。

课程目标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了解关于毕业设计相关政策

1.学习《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精神。

1.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2.划清红线,诚信教育,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

3.讲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

课程目标1

重点:

了解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

难点:

思考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组讲授:解读政策文件。

案例教学:以违反规则的案例作警示教育。

1周

2.学习《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文件精神。

3.学习《长江师范学院本科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长师院发〔2013〕15号文件精神。

4.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