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5.4地球上的水循环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doc
Page1
4.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学习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相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升华和凝华。
3、了解水循环现象及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二)、重难点:
1、重点:升华凝华及水的三态改变
2、难点:水循环中的物态改变。
二、教学过程
本节支配三个教学模块:(1)多姿多态的水;(2)地球上的水循环;(3)来自极地的报告
(一)、多姿多态的水
1、学生对水的固,液,气三种物态虽不生疏,但并未仔细探讨和系统视察。所以采纳复习旧学问导入课题
2、播放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视频并回答问题:
加热过程中有无液态碘出现?
碘的状态如何转换的?
转换过程如何吸(放)热量吗?
思索,探讨要求举诞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适当提示补充
生活中常见升华:冬天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电灯泡钨丝变细;固态空气清爽剂变少
常见的凝华:霜的形成;用久的电灯泡变黑;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面有层霜
课堂练习:
1。做碘的升华试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_______。
2。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__________热
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仪器_____,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____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
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露的形成B、雨的形成。
C、霜的形成D、灯泡的灯丝变小了
5。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
A、灯丝受热产生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
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
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
D、灯丝发热,使灯丝旁边玻璃熔化发黑
6、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2.地球上的水循环
本板块实施过程需借助有关地球上的模型,图片,课件,网上资源等,展示丰富多彩的水的五条改变信息,使学生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过程关乎万物生存和人类的发展。
介绍自然界中常见的云、雨、雪、霜、雾、冰雹的形成要经过哪些物态改变。
课堂练习2:
7.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改变并说明吸放热状况。
A.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卫生球变小了
C.霜的形成
D.雾、露的形成
E.水结冰
F.夏天衣服被晒干
G.冰化成水
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I.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8、见课件
9、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改变的过程:a、干冰快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汽遇冷液化为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聚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中发生的物态改变过程为()
A.acB.acdfC.bcD.e
10、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别区域——冻土,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熔化,路基会变软坍塌,冬天,气温降低,冻土层结冰,体积变大,会顶起路基。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如图所示,在铁路两侧插了很多叫做“热管”的柱子,里面装有液态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汲取热量发生_____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现象变成液态氨又流回棒底。
3.来自极地的报告
本板块设计意在展示大自然中水的物态改变创建了自然界的奇妙,壮丽,读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