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课件:轮系.pptx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版);
轮系;轮系;1)分析轮系类型的能力。
2)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的能力。
3)了解各类减速器的应用。;图8-1所示为普通车床的外形图,车床主轴的转动是由电动机传给V带传动,再经主轴箱内的传动系统提供的,一般电动机的转速是一定的,而主轴(三爪卡盘)的转速根据被切削工件的工件尺寸与切削量等需要变速,可以看出,变换主轴箱内的不同齿轮啮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图8-2为普通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图。从图8-2可以看出,变换主轴箱内的不同齿轮啮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8.1定轴轮系;图8-4汽车变速器;图8-5一对圆柱齿轮的传动比;图8-6平行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图8-6平行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容易看出,将各对齿轮的传动比相乘即为首末两轮的传动比,即;由上式可知:
1)平行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轮系中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轮系中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之比。若轮系中有k个齿轮,则平面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一般表达式为;2)传动比的符号决定于外啮合齿轮的对数m,当m为奇数时,i1k为负号,说明首、末两轮转向相反;m为偶数时,i1k为正号,说明首末两轮转向相同。定轴轮系的转向关系也可用箭头在图上逐对标出,如图8-6所示。
;3.非平行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例8-1图8-7所示的定轴轮系中,已知z1=20,z2=30,z2′=z4=40,z3=20,z4′=60,z5=30,z6=40,z7=2,z8=40;若nl=2400r/min,转向如图所示,求传动比i18、蜗轮8的转速和转向。;解按式(8-2)计算传动比的大小;;例8-2图8-8所示为外圆磨床砂轮架横向进给机构的传动系统图,转动手轮,使砂轮架沿工件作径向移动,以便靠近和离开工件,其中齿轮1、2、3和4组成定轴轮系,丝杠与4相固联,丝杠转动时带动与螺母固联的刀架移动,丝杠螺距t=4mm,各齿数z1=25,z2=60,z3=30,z4=50,试求手轮转一圈时砂轮架移动的距离L。;解:轮系为定轴轮系,丝杠的转速与齿轮4的转速一样,要想求出丝杠的转速,就应先计算出手轮转一圈时(丝杠)齿轮4的转数,为了方便求出齿轮4的转速,这里可以齿轮4为主动轮,列出计算公式:;再计算砂轮架移动的距离,因丝杠转一圈,螺母(砂轮架)移动一个螺距,所以砂轮架移动的距离;1;根据太阳轮的数目可以将行星轮系分为两大类:;点击播放1;太阳轮的数目超过两个的行星轮系称为复合行星轮系。;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转动-nH后,不改变轮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新的定轴轮系,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动比。;1n1;上式“-”说明在转化轮系中nH1与nH3方向相反。;利用上式可以求解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及各构件的转速的未知量,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表示转化机构的传动比,。
2)齿轮1、k与行星架H的轴线必须重合,否则不能应用该公式。
3)n1、nk、nH方向相同或相反须用“±”号区别,并与数值一起代入计算。
4)式中的“±”号表示和的转向关系。
若转化机构中所有齿轮轴线平行,可用(-1)m判定式中的“±”号(m为齿轮1至齿轮k之间外啮合齿轮的对数);否则只能用画箭头的办法判定。
;例8-3如图8-13所示的行星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1=25、z2=20,z2‘=60、z3=50,转速n1=600r/min,转向如图8-13所示。求传动比i1和行星架H的转速及转向。;结论:系杆转10000圈时,轮1同向转1圈。;结论:系杆转100圈时,轮1反向转1圈。;8.3*混合轮系;例8-5在图8-15所示的混合轮系中,已知z1=20、z2=40、z=20,z3=30、z4=80。求传动比i1H。;3)按行星轮系-3(H)-4列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式;由此解得;当两轴的中心距较大时,如果只有一对齿轮传动(图8-16中的双点画线所示),则两轮的尺寸必然很大,不仅传动机构过于庞大,而且浪费材料。为此可用图8-16所示的轮系来解决。但应当注意,每加一个惰轮,最末从动轮的转向就改变一次。;主动轴转速一定,通过轮系来获得多种转速。图8-17所示为汽车变速箱,Ⅰ轴为主动轴,Ⅱ轴为从动轴,C、B为滑动齿轮,图8-17中括号内数字为各齿轮齿数,各档变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