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测距技术讲座.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技术
故障测距的作用
• 缩短故障修复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减
少停电损失。
• 减轻人工巡线工作量
• 发现造成线路瞬时故障的绝缘薄弱点、线
路走廊下的树支等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防止故障的再一次发生。
故障测距方法
• 故障分析法:根据故障时电压、电流录
波图估算故障距离。
• 阻抗法:通过测量阻抗来计算故障距离。
• 行波法:通过测量电压、电流行波在线
路上传播的时间,计算故障距离。
阻抗测距原理
根据在母线处测量到的阻抗(电
抗)值计算故障距离
Zm = Vm/Im Zm
= Rm + jLm
Im
= x.R + x.L Vm
0 0
x故障距离
R ,L 单位长度电阻、电抗
0 0
值
阻抗法测距误差大
• 测距误差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故障点弧光电阻
– 电源阻抗
– 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换误差
–线路不对称(换位)影响
–长线分布电容
–线路走廊地形变化,引起零序参数变化。
阻抗法适用性差
•不宜用于以下线路:
–直流输电线路
–带串补电容线路
–T接线
–部分同杆架设双回线
测量行波在母线与故障点之间的传播时间来测定线路故障距离(时间X
速度),测距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变电站
最早提出的电压行波测距法原理上有缺陷,且没有解决好行波信号的
测量、超高速记录、分析等问题。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行波测距技术一直没有获得实际的推广应用。
• 现代微电子技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新的行波测距方法与
设备创造了条件
• 科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利
用普通的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
行波
• 科汇公司于1995年开发出利用
电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系统,投入试运行。
行波测距原理
单
端
电 S R
气
量
( 故障点距S变电站距离:
A
) 1 1
X v t v(T T )
t S 2 2 S 2 S 1
测
距 V -- 波速度
法 Ts1 Ts2 t
双 Ts TR
端
电 S R
气
量
1
故障点距S变电站距离: X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