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讲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养猪技术讲座 甘林兴 一、日常规范化管理制度 1、四定:即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定温饲喂。定时饲喂,有利于让猪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消化腺定时活动,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定质饲喂,指保证日粮的组成和质量相对稳定,如要进行饲料的更换,必须逐步增减、逐步更换。定量饲喂,指在合理安排每天饲喂时间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每次喂量一致,以防饱饿不均,既食欲,又影响生长速度。定温饲喂,是指应根据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调节饲料及饮水的温度,做到“冬暖夏凉”,使猪在不同的季节保持较好的食欲和体况。 一、日常规范化管理制度 2、三查:有经验的养猪经营者应非常利重视对猪群的观察,每日三查,即早晨查粪便,喂饲时查食欲,平时查精神。粪便异常、食欲不振或精神萎靡等情况,均为染病的预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注意检查猪群的膘情,定期称重,也可以根据膘情体重的变化分析饲养管理是否合理,并计算饲养成本和考核经营效果。 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日粮和饲喂技术: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而进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猪日粮的营养水平,最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以供给高强度配种的营养需要。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公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对于长年产仔而进行配种的公猪常年具有旺盛的配种能力。不论哪种饲喂方法,供给种公猪日粮的体积都应小些,以免形成草腹而影响养分浓度:非配种期每千克配合饲料含粗蛋白质14%,含消化能为12.55兆焦,日喂2-2.5千克;配种期每千克配合饲料含粗蛋白质15%,含消化能为12.97兆焦,日喂2.5-3.0千克。 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2、运动: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运动方式,可在大场地中让其自由活动,也可在运动跑道中进行驱赶运动,每天1-2次,每次约1小时,行程1.5千米左右,速度不宜太快。夏天运动应在早上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冬天则在午后气温较为暖和时进行。配种任务繁重时要酌情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 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3、单圈饲养:种公猪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不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对公猪要定期称重和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以便于调整日粮营养水平、运动量和配种强度。 4、防暑降温:高温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增加,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降温措施有猪舍遮阴、通风,在运动场上安装喷淋水装置或人工定时喷淋。 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5、合理利用: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过早配种会影响公猪的生长发育,利用年限也缩短。过晚配种会降低性欲,影响正常配种,也不经济。 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每天最好能加喂鸡蛋2-3个。 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体力。在自然交配情况下,如实行季节性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 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如常年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在人工授精时,1头公猪可负担500-1000头母猪的输精。饲养好而又配种利用合理,1头公猪可利用5-6年。 配种应在吃料前1小时或吃料后2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息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公猪长期不配种,影响性欲,精液品质差。因此,在非配种季节,应定期或半月左右人工采精一次。 三、空怀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1、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如果是发生死产、流产或仔猪并窝的母猪,则其体况一般较好,应注意减少精料的喂给,增加青料、粗料的投放,并增加运动量,控制膘情。对于经过泌乳阶段的断奶母猪,失重20%-30%,给予正常的母猪料,使其正常发情;∑的母猪在哺乳期由于带仔太多或营养缺乏,致使失重太大,可实行短期优饲。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乏情母猪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或氯地酚每头20-40毫克;青年母猪皮下埋植500毫克乙基去甲睾酮20天,或每日注射30毫克,持续18天,停药后2-7天内发情率达80%以上,受孕率达60%-70%。 三、空怀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2、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发情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