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机化学实验II.doc

发布:2020-01-17约2.0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无机化学实验II》复习提纲 共三套试题,学校随机抽一套 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题型 单项选择题,20个 简答题,3个 非标准答案题(分析题或论述题),2个 题分 40 30 30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内容包括本学期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二、 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 在碱土金属未知物鉴别设计实验中,“分离与检出”实验步骤用酸将CaCO3和BaCO3沉淀溶解后,再使Ba2+与CrO42-反应而检出Ba2+,请问是加入强酸还是弱酸,为什么? 弱酸 铬酸钡易溶于强酸,在PH<2.7的溶液中不沉淀,不能检出钡离子。 2. 举例说明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反应产物、方向、和氧化还原能力的影响,每一类至少1个例子。 P126 2.a. b. c. 3. Na2S2O3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试剂的用量(或混合顺序)不同,产物有何不同?写出反应方程式。 Na2S2O3溶液加到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先产生白色沉淀(硫代硫酸银——白色沉淀),硫代硫酸银水解产生灰黑色硫化银沉淀和黄色的硫沉淀,继续加入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银沉淀溶解。 白色→黄色→深黄→棕色→黑色 反过来,刚滴入硝酸银溶液马上看到局部有白色沉淀生成,稍加震荡,沉淀马上消失。 4.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过程中,蒸发浓缩步骤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才能得到较大的晶体? (1)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若超过60℃生成一水合硫酸亚铁降低产率)×控制温度目的也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 (2)保持酸度,避免发生副反应。(此处是为了避免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 (3)蒸发浓缩至溶液稍变浑浊或溶液器皿接触处有晶体薄膜出现为止。蒸发过程不易搅动。 亦有答案是蒸发浓缩初期要搅拌,注意观察晶膜,发现晶膜出现后停止搅拌。 在硫酸亚铁与硫酸亚铁铵的混合液液面上覆盖乙醇,有效防止了亚铁离子被氧化,硫酸亚铁铵在乙醇中不溶,随乙醇在溶液中扩散,硫酸亚铁铵晶体逐渐析出并长大,所得产品颗粒较大,结晶完全。 5. 在钴(III)配合物的合成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制备相应的Co(II)配合物,然后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配体存在下使其氧化得到目标配合物,而不是直接用氧化剂氧化Co2+得到Co3+,再加配体形成配合物? 根据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可知,通常二价钴盐比三价钴盐稳定的多,而在许多场合下他们的配合物相反,三价钴的配合物比二价钴的配合物更稳定,而且活性的二价钴配合物比三价钴配合物更易形成,故…. 6. 在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实验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过慢或过快各有何缺点?用过氧化氢氧化剂有何优越之处? 过快,双氧水分解导致反应不完全;过慢,反应体系中双氧水浓度太低影响氧化效果。 7. 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溶剂替换法析出结晶,而不用蒸发浓缩法析出晶体? (1)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热稳定性不好,不适于长时间加热,用蒸发浓缩法会使晶体分解,降低产率。 (2)蒸发浓缩法得到的晶体不好,结晶太快,晶形不好,并可能连带相对较多的杂离子。 8. 在孔雀石制备硫酸铜的设计性实验中,为去除矿石中的铁(FeS、FeO)杂质,选择KMnO4和H2O2氧化剂各有哪些优缺点? P270 (3) 9. 为什么NaOH中常含有Na2CO3?用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除去NaOH中的CO32-?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产生碳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至沉淀完全然后过滤出去碳酸钙。 三、设计题(30分,每题15分) 1. 现有经预处理后的茶叶灰样品,试设计方案分离和鉴定茶叶样品中的钙、镁、铝和铁元素。用实验流程图表示,图中需注明条件、所用试剂及现象。 实验报告 2. CuSO4?5H2O俗称胆矾或蓝矾,为可溶性的晶体物质,干燥空气中缓慢风化,加热至230℃,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白色无水CuSO4。它用途广泛,是制取其他铜盐的基本原料,常用作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农业的杀虫剂、水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也是电镀铜的主要原料。 现有氧化物铜矿——孔雀石,含主要杂质为:硅、铁(FeS、FeO)、铝、钙、钾、钠等。请设计出完整、合理、经济的制备方案,提纯得到CuSO4?5H2O晶体。用实验流程图表示,图中需注明条件、所用试剂及现象。最后列出含铜量计算公式。 P103 3. 实验室制备了三草酸合铁(III)酸钾晶体,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该配合物的内、外界。 P162 4. 设计硫代硫酸钠性质实验,包括:遇酸分解、还原性、特征反应和强的配位能力,包括所用试剂、反应现象及方程式。 P212 5. 现有一瓶试液,可能含Mg2+、Ca2+、Ba2+,请设计方案将各离子进行分离和检出,用实验流程图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