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解析(完整版).pdf

发布:2022-06-14约1.01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年高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真题解析(完整版) 【学员回忆版】 一、案例分析题 (一) 为鼓舞员工士气,某公司董事会决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所有员工均可获得不同额度 的的股权。在此激励措施下,员工士气高昂,公司业绩连创新高并成功上市,造就几十位千万 富翁,大多数员工的财务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然而,公司上市不久,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懈怠,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增多。员工内部出现了各种矛盾,比如,勤奋肯干的 员工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的得不到肯定,而那些偷奸耍滑的员工却享受着与自己同样的待遇, 心里极不平衡,于是也开始得过且过。此外,新老员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新员工的素质比较 高,却没有股份,还处处受老员工管控;老员工则认为,公司上市前他们拿到工资远远低于新 员工现在的薪酬水平,新员工应该学会满足。没过多久,公司业绩开始大幅下滑,各项经营指 标持续走低。 1. 结合公平理论,分析该公司员工出现矛盾的根源。 【环球网校参考答案】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仅受到所得的绝对报酬 (实际收入)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 (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员工习惯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 比率与他人 (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员工所比较的投入、产出比率是主观的自 我知觉,并不是客观测量的结果。员工在进行公平比较时既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纵 向比较包括组织内我比较和组织外自我比较,横向比较包括组织内他比和组织外他比。 公平理论说明了三种情况:公平、消极不公平和积极不公平。当员工产生了消极不公平感, 通常会采用以下五种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 (1)辞职。“脱离”不公平的组织或环境,常见的解决方法。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施加压力谋求自己的报酬或降低他人的报酬,如向上级 反应对照者不如自己,让上级迫使对照者提高工作量或降低他的薪酬。 (3)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例如,员工不再那么努力或要求加薪。 (4)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例如,得出进行比较的其他人更有经验或工作更努力的 结论。 (5)改变参照对象。改变对照者,重新选择一个让自己觉得公平的对照者。 材料中所示,勤奋肯干的员工没有得到及时肯定,与偷奸耍滑的员工拿着相同的待遇,同 时,素质更高的新员工待遇远远低于老员工,并得不到重用。根据公平理论,该企业内部出现 的矛盾,是由于员工经过组织内的他比而产生了严重不公平感,具体的行为表现是大部分员工 开始减少自己工作上的投入,以及消极怠工等行为。 公平理论认为,组织应确保不同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员工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 平待遇而没有得到公司的重视,更没有及时获得解决,最终导致当组织中大部分员工因不公平 感而产生不满和消极怠工时,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2. 针对上市后出现的问题,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理由。 【环球网校参考答案】 该公司的问题是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和评价,导致利益分配不公 平,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经营问题,根据该公司上市后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 几种措施: 1.绩效薪金制 绩效薪金制是将工作绩效结果与报酬相结合的一种激励方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 资、工作奖金、利润分成、按利分红等。绩效可以是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绩效薪 金制的实施前提必须以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基础。 实施绩效薪金制的优点:可以有效减少管理者的监督的工作,通过工作结果与报酬相结合, 员工更加自发的工作。 绩效薪金制同期望理论关系密切。期望理论认为,若想使激励作用最大化,必须让员工相 信绩效和报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绩效薪金制正是使员工的报酬和绩效直接关联。并且, 事实证明,绩效薪金制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激励水平。 2.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沟通的程序或过程,它强调企业上下一起协商,将企业目标分解成个人目 标,并将这些目标作为公司经营、评估、奖励的标准。 目标管理的优势: (1)目标管理法较为公平 (因指标都是客观可量化的)。 (2)启发了员工的自觉性 (制定过程员工充分参与其中)。 (3)比较有效。 (4)实施过程比关键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法更易操作。 3.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主要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