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理论
建议课时数:100学时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适用专业:工科类、近工科类等专业
制定人:
一、课程定位
《工程制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在内容上包含了投影原理、制图基础、表达方法、工程图样,还增加了计算机绘图知识,特别适合学时不太多的工科专业教学使用。
二、课程性质
工程制图是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生产实践中充当着机械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在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与识图能力,为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工程制图》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对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了解投影原理、制图基础、表达方法和工程图样之外,同时了解掌握计算机绘图知识的内容。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
1.课程内容
1.1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1.1.1图纸幅面(GB/T 14689—2008)
1.1.2图框格式
1.1.3标题栏
1.1.4比例(GB/T 14690—1993)
1.1.5字体(GB/T 14691—1993)
1.1.6图线(GB/T 4457.4—2002)
1.1.7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
1.2尺规绘图
1.3基本几何作图
1.3.1正六边形的画法
1.3.2斜度的画法
1.3.3锥度的画法(GB/T 15754—1995)
1.3.4圆弧连接的画法
1.3.5椭圆的画法
1.4平面图形分析和画法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4.3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1.5徒手绘图
1.5.1徒手图的概念
1.5.2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2.教学要求
关 键 词:制图、工具、步骤;
教学重点: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中的基础部分、几何作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正确绘制平面图,正确使用绘图工具。
考核方式: 课堂检验、课后习题
第2章 投影法及三视图
1.课程内容
2.1投影概述
2.1.1投影法的种类
2.1.2正投影的投影特性
2.2三面投影体系与三视图
2.2.1三面投影体系
2.2.2三视图的形成
2.2.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教学要求
关 键 词:投影法、三视图、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正投影的投影特点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正投影基本特性,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考核方式: 课堂检验、课后习题
第3章 点、直线、面的投影
1.课程内容
3.1点的投影
3.1.1点的投影标记
3.1.2点的三面投影连线及点的投影规律
3.1.3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3.2直线的投影
3.2.1直线的单面投影
3.2.2直线的确定
3.2.3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3.2.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
3.2.5不同位置线的投影特性
3.3平面的投影
3.3.1平面的表示法
3.3.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3.3.3平面内的点和直线的判断条件
3.3.4补全平面图形的三视图
2.教学要求
关 键 词:点、线、面的投影
教学重点:立体上各种点、线、面的投影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立体上各种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和投影特性。
考核方式: 课堂检验、课后习题
第4章 立体的投影
1.课程内容
4.1平面立体的投影
4.1.1棱柱
4.1.2棱锥
4.2曲面回转体的投影
4.2.1圆柱
4.2.2圆锥
4.2.3圆球
4.2.4圆环
2.教学要求
关 键 词:平面立体、曲面立体投影
教学重点:常见立体的投影分析和表面取点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常见立体的投影分析和表面取点方法。
考核方式: 课堂检验、课后习题
第5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1.课程内容
5.1平面与基本立体相交
5.1.1截切体投影的作图步骤
5.1.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5.1.3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5.2两基本曲面立体相交
5.2.1两曲面立体相交时曲面与曲面相交产生的相贯线的性质
5.2.2相贯线的求解步骤
5.2.3相贯线的求解方法
5.2.4相贯线的求解方法
5.2.5相贯线的变化
5.2.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2.教学要求
关 键 词:截交线、相贯线
教学重点:被截切几何体三视图画法、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线的三视图画法。
教学难点:掌握立体表面交线的形成、性质,学会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分析,掌握截交线、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