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气专业
学 时:90学时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自动化、供用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学习的重要课程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员,使之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具有敬业、诚信、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自学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是这门课程是专业科的基础,为专业课提供理论和技能的准备。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是《机械常识》、《矿山机械技术及应用》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为从事相关工种工作提供理论和技能的准备,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建议教学形式 参考
学时 1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3)常用几何作图方法;
(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图方法;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对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形成初步认识。
(3)掌握常用几何作图方法。
(4)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一)
学习情境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时间 6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对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形成初步认识。
(3)掌握常用几何作图方法。
(4)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常用几何作图方法。 教学方法 使用讲授法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 (1)物体的三视图。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讲授法等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三)
学习情境 立体的投影 教学时间 6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立体的投影特性。(2)掌握回转体的投影特性。(3)掌握切割体及截交线的概念及投影的画法。(4)掌握相贯线的几何性质及求法。 学习内容 (1)平面立体的投影。(2)回转体的投影。(3)切割体的投影。(4)相贯体的投影。 学习性工作任务 (1)平面立体的投影,切割体的投影。
(2)回转体的投影,相贯体的投影。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讲授法等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学习情境教学设计(四)
学习情境 轴测图 教学时间 2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了解正等轴测图的参数及其画法。 学习内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学习性工作任务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讲授法等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五)
学习情境 组合体 教学时间 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组合体的构造,掌握组合体各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及形体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的画法与步骤。(3)掌握标注组合体尺寸的要求、种类、方法及尺寸基准的选择。(4)掌握看组合体视图方法和步骤。 学习内容 1)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看组合体视图;(5)组合体的构图设计 学习性工作任务 (1)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
(3)看组合体视图;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讲授法、演示法等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 (1)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概念及画法
(2)局部放大图及其他规定与简化画法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讲授法、演示法等 教学流程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利用课件,结合实物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 教学条件 教材、等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七)
学习情境 标准件与常用件 教学时间 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螺纹要素、标记方法和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2)掌握键连接与销连接的画法及其标记方法。(3)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画法。(4)掌握齿轮的种类及画法。(5)掌握弹簧的规定画法。 学习内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