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第五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为金融学 第五章 金融市场中的从众行为 吴浩存 【本章精粹】: ◆掌握从众行为的基本内涵。 ◆了解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分类标准。 ◆了解为什么基金经理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了解信息的传递是如何造成从众行为的。 ◆掌握金融市场中出现从众行为的原因。 ◆了解先验型从众行为与后验型从众行为的区别。 在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个人投资者如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投资决策的,并运用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研究了投资者对于前景的决策过程。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选择决策,因而本章将着重讨论从众行为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人的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个人的影响。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各种影响,可能是自觉地接受,也可能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接受,结果是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的行为相一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Conforming behavior)。 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在班级中讨论和评选某同学为班长时,自己虽然不同意,但为了不与那位同学关系僵化,就跟大多数人一样,也举手表示同意,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从众现象。可以说,从众现象对个人的决策行为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金融市场的运行就是由个体和群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每个个体和组织都会涉及到具体的决策过程和定价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会受到从众行为的影响,因此必须在了解个体行为的基础上,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发现金融市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行为,从而得出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内在机制。这也就是本章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从众行为概述 一、从众行为的概念 从众(conformity)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 二、从众行为的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学实验证实,当“客观现实”很模糊时,大众的行为就成了信息源,或者说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人应如何行动的信息。通常有效信息的确定是比较了各种可获信息在决策中的价值和获取成本后得到的。例如,在某一种环境下,大众行为所传递得如何行动的信息成为可获得信息中的有效信息时,人们的决策就会以此为依据。因此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从众现象。 三、从众行为的分类 关于从众行为的分类,具体有以下不同的分类标准: 第一,按照参与从众行为是否可以获得收益,可以把它分成理性从众行为和非理性从众行为。 第二,按照参与者是否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分为,可以把它分成真从众效应和伪从众效应。 第三,根据投资者的决策次序,从众行为还可以分为序列性、非序列性和随机性从众行为。 第四,根据观察从众行为的出发点及实证的手法的不同可以把从众行为划分为先验型从众行为和后验型从众行为。 四、从众行为的层次划分和作用机理 第二节 从众行为的成因分析 关于从众行为的成因,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从众行为的成因。 一、基于理性缺陷的从众行为(不完全理性的个人) 二、基于信息的从众行为 三、基于声誉的从众行为 四、基于报酬的从众行为 第三节 从众行为的市场效应 一、对市场的稳定性影响 从众行为对金融资产的价格以及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有何种影响,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从众行为有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从众行为阻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非稳定的作用。它产生了价格泡沫,增加了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风险。但是有意思的是不少理论模型建立在从众行为是价格不稳定的基础上,但是实证研究的成果却表明从众行为对市场并不存在破坏稳定性的作用。 (一)对市场的稳定作用 (二)对市场的非稳定作用 二、从众行为的效率问题 (一)有效率的从众行为 (二)无效率的从众行为 三、从众行为的测量方法 (一)LSV模型及应用 1、LSV模型的介绍 2、LSV模型的应用 (二)其他检测方法 从众行为 基金经理 金融市场 先验型从众行为 后验型从众行为 【核心概念】: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从众行为,举一经济行为的例子来进行解释。 2、从众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它是如何分类的,其分类的标准都是什么? 3、为什么基金经理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4、信息的传递是如何造成从众行为的? 5、金融市场中出现从众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6、先验型从众行为和后验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