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实习生讲课.ppt
1)类风湿结节约20%~25%在活动期出现,多位于关节隆起及经常受压部位如肘关节、前臂伸侧、头皮、坐骨结节等。结节可粘附在骨膜、肌腱和腱鞘上,直径自数毫米至3~4Cm,质多较韧,无压痛,可存在数月至数年,也可发生于任何内脏器官。第29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0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1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类风湿血管炎多影响中小血管。可发生指甲下和指(趾)垫的裂片形出血和指(趾)坏疽。血管炎的皮肤损害,可见皮肤慢性溃疡和紫癜,在小腿下部和踝部尤其多见。少数影响内脏血管系统可造成肺动脉高压、肠穿孔、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第32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3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4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5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肺部病变(1)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常无症状,部分可气短和肺功能不全;高分辨CT有助于早期诊断;(2)结节样改变:肺内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内类风湿结节表现;(3)胸膜炎:10%患者;渗出性;单侧或双侧性,积液量一般较少;第36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7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心脏病变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心包积液,大多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炎、瓣膜受累,心内膜、心肌、心脏传导系统均可受影响。第38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消化系统(1)肝功能异常?药物因素多见。?排除病毒性肝炎等。(2)胃肠道症状?上腹部不适、胃痛、恶心、黑便等。?常与服用抗风湿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有关。第39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神经系统(1)神经受压是最常见的原因。与滑膜炎或腱鞘炎严重程度及部位有关。?脊髓受压:颈椎骨突关节病变;双手感觉异常,力量减弱,腱反射多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周围神经因滑膜炎受压:正中、尺、桡神经等最多见。(2)多发性单神经炎往往由血管炎引起。第40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7)眼部病变可引起巩膜外层炎、巩膜炎或穿透性巩膜软化;可发生干燥综合征,导致角膜结膜病变及眼部干燥。第41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8)肾脏损害?本身严重血管炎,但很少引起肾损害;?抗风湿药物毒性,如青霉胺、非甾体抗炎药等;?继发干燥综合征可引起肾间质病变,而出现肾小管酸中毒;?长期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淀粉样变;第42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9)血液学异常贫血常见,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的:?病变本身所致?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胃肠道慢性少量出血?Felty综合征: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第43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生化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虽然无特异性,但有助于诊断、预后及疗效等的评价。第44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血常规和血沉:1)轻中度贫血;2)WBC:正常或疾病活动期稍?;3)PLT:在疾病活动期略升高;4)ESR:活动期增快;观察滑膜炎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本身无特异性。第45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C反应蛋白: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之一,活动期升高,缓解期下降,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变化和疗效。3、补体:急性期及活动期,血清补体均升高,少数合并血管炎者可降低。第46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目前已知有5种RF:IgM型、IgA型、IgG型、IgE型、IgD型。IgM型被认为是其主要类型;RA患者RF阳性率约70%~80%;RF滴度越高,出现越早,则病变可能向严重方向发展,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第47页,讲稿共8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其他风湿病也可出现RF阳性,如系统性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