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视课外阅读,抓实课外阅读指导.doc

发布:2016-12-29约2.15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视课外阅读,抓实课外阅读指导 我们学校规定每天早晨学生到校以后便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推荐的本学期的阅读书目,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阅读的时间一般从学生到校至8点左右。每天的课外阅读是知识的一个积累、储备的过程,既然学校有了这样明确的规定,我们就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时间,假如你就是让学生随意的、无目的地阅读,十几、二十几分钟的时间也就一晃而过了,但是,假如你能有目的的进行引导,也许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读了几篇文章那么简单了。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一开始就要求他们做到自主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很困难的,这与每个孩子的识字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拿我们班来说吧,识字最多的孩子,已经能不借助拼音读课外书或报纸了,大部分孩子需要借助拼音初步阅读,但往往是疙疙瘩瘩、一字一顿的,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就连拼音还没有完全掌握,独自拼读非常困难,对于自己阅读课外书也就没什么兴趣可言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鉴于学生阅读的课外书良莠不一、难易度相差很大,教师很难做统一的、集体的指导这一原因,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对老师推荐买的东西都比较敏感,而我们也不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于是,我便选择了学校下发的配套读物,也就是《同步阅读》,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的一本,一上是《小熊过桥》;一下是《春天的图画》…… 首先是时间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每天学生刚到校时以自主阅读为主,书的选择以“自己喜欢”为前提,等到学生基本到齐,大概7:45左右为集体阅读时间,我们就一起拿出《同步阅读》读其中的一篇或两篇,这样一直到8:00左右结束。 至于读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是这样做的: 1.教师示范读。刚入学那段时间,一般打开一篇文章我先示范读,让孩子们有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阅读程度偏低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帮助,便于帮助解决一些阅读中的障碍,如“断句”、“难以读通的地方”等,利于他接下来的自主朗读。 2.学生自主拼读。从不会到会,我们要给予学生练习的时间,我认为自主拼读阶段不可少,而且要逐步地增加时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读的时间。 3.教师带读。刚起步那会儿,教师还要带着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读,因为从单个的字到词到句,孩子们的概念是不清楚的,假如总是让他们自己读的话,很容易把一些长句子或难读的句子读成破句。 4.学生齐读。这个过程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检验自己朗读得如何的一个最简洁、有效的手段。 5.圈圈、画画、标标、引导发现和积累。这一步我认为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因为这也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做铺垫的。我们常说“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注意做到“从课内到课外,重视拓展学习”,而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当他还没有具备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素养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点拨与提醒,教给他一些阅读的方法,帮助他进行一些好词佳句的积累。所以,在阅读中,我让孩子们懂得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从开始的圈圈量词、动词,到画画成语、四字词语、短语等,再到标标自然段的序号、诗歌的小节号,这个知识点我远在课文学习前就已经渗透给学生了,为后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而且在这个时候和孩子们一起标序号,大家觉得好玩,标对了还有成功感呢。如此做得多了,孩子们自然也就学会了。最后,我还结合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写法上的特点,如结构相似的段落。我想“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固然重要,而“从课外引申到课内”同样要紧,确实,一个学期如此读下来,孩子们不仅不同程度的提升了自己的朗读水平,提高了阅读能力,知道了一些阅读的方法,而且还通过了解,初步学会了区分诗歌、儿歌、古诗、故事、散文、童话等不同题材的文章。 例举几个成功点—— 享受《量词歌》的妙用。 例如:一上《小熊过桥》 23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量词千万别说差。 【读读儿歌,感受有趣;圈圈量词,知道用处;仿照说说,学会用法。】 一起感受诗歌的美。 例如:一上《小熊过桥》 27 爱祖国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地大物产多,我们的生活幸福快乐。” 【读读诗歌,找找诗歌中出现了谁?再积累短语,用横线画一画,如:清清的小河、温暖的泥窝、甜甜的花朵。然后,再让孩子们读读第2~5小节,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句子的结构是: 说:“祖国有 。”照样子说一说。】 引导发现结构相似的段落。 例如:一下《春天的图画》 4 春天的雨 淅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