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教学课件:地图符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6 地图注记 一、地图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地图注记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一种符号,在许多情况下起定位作用,是将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重要方式。 系统地利用注记的字体(形状)、尺寸、色相,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信息归类的手段。注记的尺寸反映地物的重要程度,注记的字体则反映地物的级别。 §4-6 地图注记 二、 地图注记的种类 名称注记:说明各要素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各要素的种类、性质或特征,用以补充符号的不足。 数字注记:说明地图上某些要素的数量特征。 §4-6 地图注记 三、注记的配置与排列 1.配置的原则 (1)注记不能压盖重要地理事物; (2)注记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关系明确; (3)图面注记的密度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密度一致。 2.排列形式 (1)点事物注记排列:四周,水平排列 (2)线状事物注记排列:雁行排列、屈曲排列 (3)面状事物注记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雁行排列、屈曲排列 §4-6 地图注记 四、地图注记的定位 出版地图上所用的注记都是采用照相排字剪贴的方法取得的。注记的大小,可以照相排字机上注明的规格为标准,根据“植子样本”进行选用。 对注记的要求是:简明正确,主次分明,注记位置与被注物体的位置相适应,不掩盖图上重要物体。注记要素有字体、字大、字隔、字位等,如下图中的数字表示优先考虑的字位顺序。 §4-6 地图注记 §4-4 彩色 二、色彩的表示和感受效应 蒙赛尔色立体 §4-4 彩色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1)?? 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 (2)?? 用视觉次序反映地物的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 (3)?? 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 地图色彩的选择,有些是以生理学为基础的,人的知觉机制所起的作用构成设计图形时的限制;有些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对色彩产生寓意的和主观的效果;有些则是色彩应用长期形成的用色习惯。 §4-4 彩色 1.前进色和后退色 把色彩区分为前进色和后退色出于生理特性,地图上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地势部分分层设色时用暖色表示,都和色彩的感觉有关。 2.色彩的交互作用 观看色彩不仅取决于它的物理刺激,而且还因周围色彩的交互作用向对立色相转化。 3.色彩的恒常性 当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时,我们看到地图的颜色会保持不变,这种特性成为色彩的恒常性。 4.感情色彩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5.习惯用色 色彩也不是都能寓意,相当一部分地图图例的色彩选择与感情因素无关,而是按照逻辑及习惯设定彩色。经过长期沿用,有的形成了规范,有的也以约定俗成。 §4-4 彩色 三、色彩的选配 1.同种色的配合 2.类似色的配合 3.原色的配合 4.互补色的配合 5.对比色的配合 6.综合色的配合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一、 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1.数量感受 2.次序感受 3.差异感受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数量感受:即二维平面上的尺寸。由于数量感要求变量的可量度性,所以采用抽象的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三角形作变量的形态较好,图形愈复杂,数量判别的准确性愈容易受到影响。 当图形符号可以用间距量表确定它的尺寸时,符号的尺寸价值才被肯定。因此尺寸是产生数量感唯一的变量。 1.能获得数量感受的变量: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亮度、密度、尺寸变量都能产生这种次序级别。亮度的非彩色显示是灰度尺,从白到黑可以列出符号的顺序,彩色亮度尺和它相对应。尺寸、密度能参照亮度排序的模式,也可以产生次序感受(如下图所示)。 2.能获得次序感受的变量: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颜色、方向、形状变量、尺寸、亮度变量以及密度变量产生了图形的差异感受。 差异感包括:组合感受和选择感受。 3.能获得差异感受的变量: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在组织所有这些变量完成一张地图任务时,所有变量的作用是协同作业,它们服从于整体效果。以普通地图为例,各种地物有的使用了尺寸变量,有的使用了不同的色相,等等,正是几种变量的参与及它们自身的差异,使图幅具有组合感受和整体性。 (1)组合感受: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尺寸、亮度、密度、颜色和方向等每一种视觉变量的选择都有自己的个性。例如色相各异的专题符号,它不能够产生数量感和次序感,但它反映了空间信息的不同类别,植被图中绿色表示林地而黄色表示荒漠化草原,色相变量便产生良好的选择性感受。所以选择感受体现了地图内容的差异。 (2)选择感受: §4-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设计和编制地图首先从图形结构上考察,选择哪些变量构成的符号比较直观,哪些符号的形象传递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