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地图符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4 章 地图符号;§1 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1.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
(1) 地图符号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特征
(2) 地图记号有一定的约定性
(3) 地图记号可以等价变换
(4) 记号构成地图;2.地图符号的功能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符号具有地图语言的功能,它表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
(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 1.2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与认知过程;§2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形象符号
抽象符号;半比例符号; 1.定名量表; 2.顺序量表;四分位法; 3.间距量表; 4.比率量表;§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1.形状变量;3.方向变量;5.网纹变量;3.2 视觉变量的组合; 线状符号形状的连续变化,可以产生实线和间断线。也可以用叠加、组合和定向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线状符号系列。线状符号的变化也不限于一种变量,尺寸变量参与了线状符号的变异。 ;§4 彩色?;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又称减色原色:黄、品红、青。
互补色:两种光混合产生白色或者灰色。;1. 蒙赛尔色立体;2.色谱和色库;1.前进色和后退色; 3.色彩的恒常性;5. 习惯色彩;4.4色彩的选配
1.同种色的配合
2.类似色的配合
3.原色的配合
4.互补色的配合
5.对比色的配合
6.综合色的配合 ;§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1.聚类感受
(1)类似因素 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 ; 2.视觉对比
对比产生于视觉差异。区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地图设计者应努力造成差异,以便在对比中取得协调。
(1)线划对比 线划的类型和宽度构成一张地图的网络,产生丰富的信息。;(2)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小的图形呆板单调,不能引起注意。色相对比在视觉中出现不同层次,产生地图结构的差异。由亮度的反差造成地图上的亮区和暗区可以突出主题。主题以外的图形普染浅灰色也可以显现主题的地位。冷暖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对一些图种非常有用。 ; 3.层次结构
大多数空间信息的传输,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图形便需要进行层次分析,以便将地图资料清晰化和专题资料系统化,使重要性不同的地图内容层次结构分明。
(1)延伸网络 主要反映线状符号的网络关系,例如河流系统的主流和支流关系,全国的道路系统也是如此。延伸网络通常是顺序性的,但对线路的等级进行量化,以显示空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
(2)层次网络 多用于表示主题的分类系统。由于分类按上下级的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项类别和特征都在网络中处于固定位置,一个类别的意义内涵要由该类别与其他类别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 ;(3)立体层次 和层次网络正好相反,它要求被表示的成分处于不同的视觉平面上。
立体层次也可表现为单个符号的叠加和晕线处理。;4.图形与背景
图形是具有一定界限、组织比较严密的,背景则是没有界限的同一性空间。在心理感受上,图形与背景的构成有如下特征:
(1)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视觉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在差别上,当其他的图形亮度一致时,较暗部分成为图形,而由于海水部分较暗,则较亮的陆地成为图形。 ;(2)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边界起两种视觉作用,一是使图形造成闭合,自然形成一个整体;一是产生差异也区分为一个整体。
(3)清晰的区域产生差异
主题部分的地图,经过较精心的设计和绘制,与周边图形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便为知觉场发现,产生图形与背景的差别。
(4)熟悉产生图形
若已知的图形已存储在记忆中,便能对比生疏的图形产生差异,在知觉场中使熟悉的图形突出。相反的,若要是未曾记忆的区域成为图形,就需要组织较多的记忆因素。
(5)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较小区域与较大区域并列时,往往是小区域作为图形首先出现。 ;5. 视觉平衡;种类
可辨尺寸
视距;§6 注记?; 6.2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6.3 注记的定位;第4章 结 束; 第九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