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ppt
第七章
回归分析5—
虚拟变量的回归123因变量与自变量都是定量变量的回归分析——即我们常做的回归分析因变量是定量变量,自变量中有定性变量的回归分析—即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123回归分析的类型自变量中有定性变量
的回归分析21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由许多定性变量,比如地区、民族、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等。但是,必须现将定性变量转换为哑变量(也称虚拟变量),然后再将它们引入方程,所得的回归结果才有明确的解释意义。可以应用它们的信息进行线性回归。3自变量中有定性变量的回归对于具有k类的定性变量来说,设哑变量时,我们只设k-1个哑变量。01例7.4分析某地区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地状况对其曾生子女数的影响。定量变量:年龄定性变量:文化程度、地区Spss数据:妇女生育子女数.SAV02030405哑变量的建立原变量编码值哑变量赋值的操作1文化程度=1(文盲)所有EDU=02文化程度=2(小学)EDU2=1,其他EDU=03文化程度=3(初中)EDU3=1,其他EDU=04文化程度=4(高中)EDU4=1,其他EDU=05文化程度=5(大学)EDU5=1,其他EDU=06地区=1(城市)AREA=17地区=2(农村)AREA=08哑变量的建立应用SPSS建立回归方程回归结果:SPSS输出结果SPSS输出结果当案例在两个分类变量都等于0时,即文化程度为文盲,居住地在农村时,此种情况称为参照类(其他情况将于此进行比较),其回归方程为:表明所有参照类妇女年龄每上升1岁,其曾生子女数的平均变化量为0.068个。12回归方程的解释回归方程的解释当文化程度为小学,居住地为农村时:表明,对于相同年龄和居住地而言,小学文化程度妇女比文盲妇女曾生子女数多出b2个部分,即少生1.13个子女。回归方程的解释当教育程度为文盲、居住地为城市时,表明,对于相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而言,城市妇女比农村妇女曾生子女数多出b6个部分,即少生0.49个子女。总之,该回归方程表示:参照类妇女曾生子女数对年龄的回归直线的截据为1.41,年龄每上升1岁,参照类妇女的平均曾生子女数上升0.068个。城市妇女比农村妇女的平均曾生子女数少0.49个。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妇女的平均曾生子女数分别比文盲妇女少1.13、1.31、1.58、1.57个(在年龄和居住地相同时)。3214回归方程的解释02类似,可以计算下面的边际效应:小学=-1.13初中=-0.18高中=-0.27大学=0.0101文化程度在实际中是一个序次变量。可以用表示序次变量个相邻分类的实际效应,如初中的边际效应为:回归方程的解释利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例7.2进行回归分析。1例7.2的数据中,还有一个自变量是定性变量“收入”,以虚拟变量或哑元(dummyvariable)的方式出现。2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