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邬国军)9生物专业-第八章:球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 球菌(Coccus)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 邬国军 本章自学 1. 名词解释: pyogenic coccus、SPA、coagulase、MRSA、SLO、ASO test、 protein M、LOS 2. 简述葡萄球菌A蛋白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医学意义。 3. 常见化脓性球菌在培养特性和抵抗力上有何特点? 4. 与A群链球菌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病灶有何特 点,为什么? 自学复习题 Classification 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 G+ Streptococcus(链球菌) meningococcus(脑膜炎球菌) G- gonococcus(淋球菌) pyogenic coccus (化脓性球菌) 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与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性: 葡萄球菌:G+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芽胞,体外培养无荚膜。 链球菌 链球菌:G+球形,链状排列,无芽胞及鞭毛,培养早期有由透明质酸构成的荚膜,后期荚膜消失。 2.培养特性 均为兼性厌氧菌,葡萄球菌营养 要求不高,链球菌营养要求较高。 S.Aurea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S.Saprophyticus 腐生葡萄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γ-streptococcus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3.抗原结构: 蛋白质抗原——SPA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的生物学活性: ※ 抗吞噬 ※ 促有丝分裂 ※ 激活补体替代途径 医学意义: ※ 参与协同凝集试验 ※ Ag的检测 4.抵抗力: (1)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为无芽胞菌中最强者 耐热: 60℃ 1h或80℃ 30min 耐盐:能在10%~15%NaCl中生长 对常用消毒剂较耐受 耐药:多重耐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 (2)链球菌抵抗力弱,不耐热,对常用消毒剂 敏感,较少发现耐药菌株 (二)致病性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1.侵袭性酶 2.毒素 3.细菌胞壁成份 4.结构蛋白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血浆凝固酶 1.侵袭性疾病 葡萄球菌溶素 2.毒素性疾病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1)食物中毒 表皮剥脱毒素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3)毒性休克综合征 血浆凝固酶的生物学作用: 1.抗吞噬 2.保护细胞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损伤 3.使感染局限化及形成血栓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致热外毒素 链球菌溶素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蛋白M 蛋白F 1.毒素性疾病 2.侵袭性疾病 3.超敏反应性疾病 A族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 链球菌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首选青毒素G 2.注意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 2.彻底治疗感染 3.自身菌苗的应用 3.空气消毒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二、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性 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2.培养特性 均营养要求高,需提供血清或血液,常用 巧克力色琼脂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 需提供5% CO2 3、抵抗力 极弱,对冷、热、干燥、常用 消毒剂极度敏感。 对常用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 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性接触及间接接触 致病物质 荚 膜 菌 毛 脂寡糖 IgA1蛋白酶 菌 毛 外膜蛋白 脂寡糖 IgA1蛋白酶 所致疾病 流脑 淋病 三、防治原则 流脑 淋病 1.及时治疗、隔离患者 2.多价混合疫苗注射 3.流行期间,儿童可服 药预防。 1.杜绝不正当性关系 2.积极治疗 3.新生儿1%硝酸银滴眼 4.无特异性疫苗。 病原性球菌的共同点: 1.无芽胞,鞭毛,多数有荚膜,少数有菌毛 2.均可引起化脓性炎症 3.易产生耐药性 4.病后免疫力一般均不强
显示全部